药械

“用于脑部肿瘤治疗的新型纳米药物研究”在上海启动

作者:驻地记者 孙国根(照片1收到) 来源: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日期:2013-03-08
导读

         国家投资2900多万元,由复旦大学牵头,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四川大学、药物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共同参与的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用于脑部肿瘤治疗的新型纳米药物研究”3月7日在上海启动。

“用于脑部肿瘤治疗的新型纳米药物研究”在上海启动

  国家投资2900多万元,由复旦大学牵头,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四川大学、药物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共同参与的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用于脑部肿瘤治疗的新型纳米药物研究”3月7日在上海启动

  据该项目首席科学家、复旦大学药学院陆伟跃教授介绍,脑部肿瘤包括脑原发瘤和脑转移瘤生存期短、死亡率高,严重危害人类生命,但由于人类血-脑屏障和血-脑肿瘤屏障的存在,以及脑肿瘤血管壁通透性弱,目前临床应用的药物制剂和纳米药物均难以奏效,故发展更为有效的脑部肿瘤治疗药物具有重大医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该项目历时5年,将围绕脑部肿瘤生长发展特点和纳米药物成药性两大难题,一是利用“系统靶向”新概念解决脑部肿瘤治疗问题,二是采用工程化技术解决纳米药物产业化和质量控制问题。设立四个研究课题:即北京大学负责、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参与的脑部肿瘤系统靶向性纳米药物的构建与表征研究;由复旦大学负责、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参与的脑部肿瘤系统靶向性纳米药物的靶向效应及机理研究;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负责,复旦大学参与的脑部肿瘤系统靶向性纳米药物的动力学、药效学和安全性研究;由四川大学负责,药物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参与的脑部肿瘤系统靶向性纳米药物的工程化制备关键技术研究。上述6家高校、科研院所和国家工程中心分工合作,将围绕脑部肿瘤治疗的新型纳米药物开展攻关研究。

  据悉,该项目以脑胶质瘤、肺癌和乳腺癌脑转移瘤为突破口,首先在脑部肿瘤靶向纳米药物设计理念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把脑部肿瘤生长发展各阶段的靶向纳米递药策略有机结合在一个靶向纳米药物中,赋予其同时具备靶向跨越脑部肿瘤多个屏障膜、靶向肿瘤微环境和肿瘤细胞等的综合靶向能力;并进一步验证这一“系统靶向”设计理念的显著优势,并在系统靶向性纳米药物工程化制备的关键技术掌握上取得突破,为后续研究和开发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新型靶向纳米药物提供技术支撑。二是在对具有应用前景的成果方面,将申请和获得授权一批国内外发明专利。建立系统靶向性纳米药物工程化制备技术体系和质控体系,力争1-2项完成临床前研究;争取1-2项纳米药物申报临床和申报生产。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100篇以上,其中一半以上在药学和纳米科学等领域的国际高水平学术杂志上发表,并争取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2-3项,扩大研究成果的国内外影响力。三是在人才培养方面,将以本项目为研究内容,培养博士生、硕士生和博士后100余名,为纳米药物研究领域提供一批高素质后备人才。

  据中国卫生部2011年发布的最新卫生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城市和农村疾病患者的头号杀手依然是恶性肿瘤,占所有疾病死亡人数的25%左右,世界卫生组织(WHO)属下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和全球的肿瘤新增病例数分别为282万和1266万,死亡人数为196万和756万,我国肿瘤新发生数约占全球的22%、死亡人数约为全球的26%,而我国当年人口只占全球人口的20%,说明我国在肿瘤防治方面明显落后,并已对社会发展、人民健康、卫生服务和家庭负担造成重大的负面影响,亟待我国政府花大力气来提高肿瘤防治的水平。目前,我国脑原发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处于肿瘤排行榜的前10位,其中脑胶质瘤占了脑原发瘤的45%左右,其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小于16个月,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