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酪氨酸酶抑制剂(TKI)疗法是肾细胞癌(RCC)治疗中的一大进步。目前有多种此类药物可选,其中使用最多的是舒尼替尼,可将无进展生存期延长至11个月。然而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药物副反应也增多,会降低病人的生活质量。因此,临床医师与患者都期待能够制定出一套监测、治疗和处理副反应的标准。虽然目前有很多医师在总结处理这些问题的经验,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但这些毕竟只是单中心的经验总结,且有的医疗中心病例数较少。
预防和药物治疗
临床研究和专家提供的防治建议包括系统的病人教育、防治皮肤受机械刺激,以及对皮肤进行精细规律的日常护理。应当把手足综合征的每一种可能表现都充分告知患者,一旦患者发现相应情况,就及早告知医师,及早治疗【10,11,14,28】。此外,患者应避免压迫、摩擦等机械刺激,穿柔软舒适的鞋子(甚至是整形外科专用的鞋子),不要经常从事某一项运动(专家认同度>90%)。手足都应避免接触高热或热水,冰袋可以缓解肿胀及疼痛。最后,专家建议使用保湿、含有羊毛脂或尿素成分的护肤品来保护皮肤【4,10,14,17,19,22,23,28,29】。过度角化的地方可进行适当的修剪或进行医学护理【10,11,14,19,22】。更多的治疗建议见表6。
表6手足综合征(HFS)处理建议
治疗 |
具体说明,用药及程序 |
早期预防策略 |
尽早的处理症状,能够预防严重HFS出现【11,20,25】;症状初现时就应当使用软膏,而不应等到症状明显时才用【11】 |
基本治疗 |
使用含10%尿素成分的油脂软膏或乳液; 若发生过角化,则应使用含尿素成分35-40%的软膏,可有效的去除角质【10,11,13,15,25,26】 |
抗炎症用药 |
某些情况下,系统使用抗炎症药物是必要的【15】 |
抗感染用药 |
局部真菌感染可外用抗真菌药治疗【4】 |
镇痛 |
可口服镇痛药,如布洛芬、扑热息痛【11】 |
皮疹
皮疹是舒尼替尼常见不良反应,表现为皮肤干燥、红斑样改变(面部和四肢尤为明显),或脂溢性皮炎伴有皮肤松垂。皮疹通常出现于舒尼替尼治疗开始后3-8周,且与过敏难以区分【8,22,23】。
NCI根据严重程度将皮疹分为四级:斑疹/丘疹或红斑,无其他症状(Ⅰ级);皮疹或红斑继而出现局部脱屑及皮损,累及<50%体表面积(Ⅱ级);广泛的皮疹和脱屑累及>50%体表面积(Ⅲ级);大疱性鱼鳞病样角化过度(Ⅳ级)。舒尼替尼所致皮疹概率14.5-22.2%,严重程度较高的占0.7%(Ⅲ/Ⅳ级)。
预防和药物治疗
根据已有的研究和专家建议,为防治皮疹,应当使病人了解该方面的信息,避免日晒,并规律的进行精细的皮肤护理。建议使用具有防紫外线成分的防晒霜(防晒强度在15-30),并戴帽子遮阳(专家认同度80-90%)。根据临床经验,建议避免使用具有刺激性的护肤品,皮肤瘙痒时亦不应搔抓【19,22,26,29,30】。最后,建议患者使用酯性霜剂或软膏来防止浴后皮肤干燥或脱屑【11】(见表7)。
舒尼替尼剂量调整
临床证据表明舒尼替尼用药与抗肿瘤疗效显著相关【24】。因此,应尽量避免药物反应导致的减量或停药。对于Ⅰ级副反应,通常无须减量或停药(专家认同度>90%)。若患者出现Ⅱ-Ⅳ级副反应,则可考虑暂时停药(12名专家中8人同意,认同度66%)【26】。
表7 皮疹的治疗建议
疗法 |
描述,用药和步骤 |
基本治疗 |
含有5-10%尿素成分的护肤液【4,20,26】 |
抗炎治疗 |
甾体类药物,若有瘙痒则可用抗组胺药【16,23,26】 |
大体建议 |
若症状严重,则建议咨询皮肤科医生【20】 |
讨论
舒尼替尼治疗过程中,及早发现并治疗并发症对于保证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用药的连续性都十分重要。落实好应对措施,能够提高TKI类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减少因为副反应处理不当而导致有效的治疗中断的情况。以往给出的建议均基于该领域内专家意见,并无临床对照试验的支持。本文总结了关于如何处理舒尼替尼副反应的已有文献,并组织该方面专家进行评估。我们相信本研究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是对德国已有成果的总结,可作为临床工作参考的准则。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