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过敏性结膜炎当成红眼病来治?小心症状加重! 四五月份是春夏季节变换之际,刚好也是过敏性结膜炎的高发时期,因为症状与红眼病类似,所以很多朋友会把过敏性结膜炎误当成红眼病来用药,最后反而导致症状加重。 所以接下来我们就要来了解一下,到底什么是过敏性结膜炎?它与红眼病又有什么不一样?
把过敏性结膜炎当成红眼病来治?小心症状加重!
四五月份是春夏季节变换之际,刚好也是过敏性结膜炎的高发时期,因为症状与红眼病类似,所以很多朋友会把过敏性结膜炎误当成红眼病来用药,最后反而导致症状加重。
所以接下来我们就要来了解一下,到底什么是过敏性结膜炎?它与红眼病又有什么不一样?
过敏性结膜炎与红眼病有什么不同
正常情况下,结膜具有一定防御能力,但当防御能力减弱或外界致病因素增加时,将引起结膜组织炎症发生,引发结膜炎。过敏性结膜炎和红眼病都属于结膜炎的一种,过敏性结膜炎属于慢性结膜炎,红眼病则属于急性结膜炎。
红眼病是因为感染了病毒或细菌引起,注要症状是眼睛红、结膜充血、眼睛分泌物很多、怕光、流泪。严重者,会有耳前淋巴腺肿大。有的病毒,除了产生急性结膜炎外,还会产生发烧及咽喉炎的现象。
而过敏性结膜炎是由于有过敏体质的患者接触了过敏原引起的过敏反应,因此抗病毒眼药水或抗生素对过敏性结膜炎并不适用。不仅无效,多用反而有副作用。
什么是过敏性结膜炎
结膜是一层覆盖眼白与眼睑内侧的透明薄膜,当这层薄膜发炎,就是结膜炎。
而眼睛因过敏原、微生物及环境中的刺激物而造成眼睛发炎时,这层膜里面的血管会肿胀,使得眼睛发红,这种疾病称为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结膜炎,是因为免疫系统针对过敏原,产生过度的免疫反应,进而波及到结膜,而产生的病症。
过敏性结膜炎的成因
过敏性结膜炎是眼科门诊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有「季节性」和「常年性」过敏性结膜炎,症状包括:眼睛痒、眼皮和结膜红肿、眼部灼热感、异物感和水样分泌物增加及畏光等。
常年性的过敏性结膜炎致敏原多数是空气中的污染物、灰尘、尘螨或小动物的毛发等这些整年都存在的刺激因素,所引起过敏的症状也是全年连续的,症状多数比较轻微,不过症状也可能随季节不同而加重。
季节性的过敏性结膜炎中,秋冬季节的致敏原多数是霉菌孢子,而春夏交替时,植物的花粉是过敏性结膜炎的主要引发原因。
过敏性结膜炎好发于过敏体质的人,由于眼睛长期暴露在外,过敏反应会更加明显。罹患过敏性结膜炎,会有眼睛痒、眼皮和结膜红肿、眼部灼热感和水样分泌物增加等症状。
过敏性的黑眼圈有时也可见,这个与眼皮及皮下组织内静脉回流不好有关。有时在上眼睑结膜可以发现乳突状的增生反应。这些症状在过敏的季节里会时好时坏,反复发作。过敏性结膜炎很少影响角膜,所以多数病人不会视力受损,但也有极个别的病例出现角膜损伤,视力下降。
眼脸发炎时积聚在睫毛上的分泌物也有可能刺激眼睛成为致敏原,导致过敏性结膜炎。
另外,配戴隐形眼镜与过敏性结膜炎的发生也有关系。因为隐形眼镜本身或隐形眼镜清洗浸泡的药水都有可能是致敏原。而且,由于隐形眼镜上容易吸附空气中的尘埃污垢以及有眼分泌物的沉积,附着于镜片上的抗原,会引发免疫反应,形成巨大乳头状结膜炎。清洗或浸泡的药水中含有汞或防腐剂,也会造成过敏反应。
过敏性结膜炎的预防与治疗
“预防胜于治疗”尤其适用于过敏性结膜炎。
首先,避免过敏原是最重要的。
例如,彻底改善居家环境,包括床单、棉被使用防尘,地毯、沙发、窗帘材质也要注意,并经常清洁。
同时,秋冬季节换上棉被、毛衣等前,也应先清洁再使用,以免造成日后反复发作的诱因;
少到户外花粉含量较多的地方;使用空气清净机过滤污浊的空气;定期清洗棉被、枕头、地毯。
另外,配戴隐形眼镜要注意选用不含汞的药水,或是改戴抛弃式隐形眼镜。
其次,要注意营养和锻炼,生活作息规律,增强体质。因为身体健康状态的改善,能使身体对抗过敏发作的潜能提高,并减少、减缓过敏发作。
治疗则要依个人的症状而定。
一旦过敏反应发生,若是症状轻微,急性期给予冰敷并用人工泪液或生理食盐水来冲洗眼睛,可以减轻症状。
若症状加重,就要使用眼药水治疗。可以选择的眼药水有抗组织胺药物,肥大细胞稳定剂和非类固醇抗炎药物,有时甚至可能需要使用类固醇眼药水。
但要特别注意的是,类固醇眼药水不可以长期使用,以免发生青光眼或白内障等并发症。另外,眼药水内含有防腐剂的也是可能的致敏原,因此可以考虑使用不含防腐剂的眼药水以减低过敏症状加重的可能。
患上过敏性结膜炎,有以下几项需要注意:
1.若有配戴隐形眼镜者最好停止使用隐形眼镜,直到症状解除。
2.尽量避免揉眼睛,以免发炎加剧。
3.要改善生活环境,特别是空气质量或居室内温度,使过敏原的影响减轻。
4.使用吸尘器,减少灰尘,避免与刺激性味道接触。
5.急性发作期间,可以考虑避免使用眼部化妆品。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