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膏方必不敢省辨证:膏方主要功效有调理慢性病和增强体质。宜辨体质与辨证候相结合,详辨体质差异(如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等),根据体质用药。
作者: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老年病科 朱建贵
病例特点
患者女性,50岁,初诊时间为2011年3月23日(春分后第3天)。睡眠障碍5年。5年前,患者绝经后出现入睡困难,入睡需1~2个小时,眠不安,早醒(时有入睡2小时左右即醒),多梦,健忘,易焦虑,易恐,情绪低落,自汗,畏热,腰酸,易喷嚏,流清涕,自觉面热口干。夜尿1~2次,大便1日2次,质稀。舌质暗红,苔薄黄,脉细。既往患有高脂血症、骨质疏松症。
于2011年7月14日(小暑后第7天)次诊,诉早醒和睡眠不安缓解,但入睡时间仍偏长(半小时至1小时),入夏后复发加重。时有心烦,健忘,无明显口干、面热,易流涕喷嚏及自汗减少,头汗多,无焦虑、易恐,大便1日1~2行,不成形,夜尿0~1次。
初步分析:患者诊断治疗
首次就诊时,参考《中药新药证候及疗效评价》采用症状积分法,以患者诉说为依据,观察治疗前后临床证候变化情况,主症按正常、轻、中、重分别记以0、2、4、6分,次症分别记以0、1、2、3分。该病例患者主症睡眠障碍评分为6分,次症自汗、易外感、情绪不安评分均为3分。西医诊断睡眠障碍。中医诊断不寐,证属阴虚内热,热扰心神,心肾不交。选用膏方治疗知母15g、黄柏12g、生地15g、山药12g、山萸肉12g、浮小麦30g、大枣10g、生甘草10g、炒枣仁20g、莲子心9g、生龙齿30g、郁金12g、石菖蒲10g、黄连6g、全瓜蒌15g、法半夏9g、炒白术15g、茯苓15g、香附12g、炒栀子12g、淡豆豉10g、紫贝齿(先下)30g、生薏米15g。上方共28剂,熬煮浓缩后,兑入蜂蜜200g收膏,服用4周,早晚各30g。服上方4周后因睡眠明显好转而停药2个月。
复诊时,根据舌质暗红,苔薄黄,脉细,主症睡眠障碍评分2分、次症自汗、易外感和情绪不安评分分别为2分、1分、0分。中医辨证阴虚内热,心肾不交。膏方治疗:知母15g、黄柏15g、生地18g、山药12g、山萸肉12g、浮小麦30g、大枣10g、甘草9g、炒栀子12g、淡豆豉10g、莲子心9g、竹叶12g、灯芯草3g、生龙齿(先下)30g、首乌藤20 g、远志12 g、桂枝9 g、白芍15 g、苍耳子9 g、辛夷花12g、郁金12g、石菖蒲9g、鹅不食草12g。上方共28剂,熬煮浓缩后,兑入蜂蜜200g收膏,服用4周,早晚各30g。
治疗后2个月,电话回访,患者诉偶有入睡困难,无早醒及神不安,无外感。主症睡眠障碍评分2分,次症自汗、易外感和情绪不安评分分别为1分、0分、0分。
案例启示
该病例患者年届半百,绝经5年,阴虚火旺,心肾不交。膏方以知柏地黄汤、甘麦大枣汤、栀子豉汤为基础方滋养肝肾、清降心肝之火、解郁安神。首诊于春分后,患者当时肝郁、痰热扰动心神明显,加用香附、郁金疏肝,小陷胸汤清化热痰。次诊时正是小暑后7天,进入“三伏”阳气被阴邪(湿邪)所遏,故加用桂枝汤以调和营卫,用苍耳子、辛夷鹅不食草轻灵通窍以使被伏藏的阳气得以通达。膏方普遍被认为是适合于秋冬季节服用,结合临床实际、疾病特点、体质状况,因时制宜,春夏季节也可发挥膏方的优势。
用膏方必不敢省辨证:膏方主要功效有调理慢性病和增强体质。宜辨体质与辨证候相结合,详辨体质差异(如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等),根据体质用药。用药辨证不外乎以气血阴阳,寒热虚实,治疗以协调气血阴阳,阴中求阳或阳中求阴,以平为期。
(转自《全科医学周刊》)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