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械

关于药物性肝损伤,您是否知道这些?

作者:药师360 来源:药师360 日期:2017-09-03
导读

         “是药三分毒”这句耳熟能详的生活谚语,虽然反应了人们对药物可能给身体造成的毒副作用有着较为普遍的认识;但在具体的用药场景下,特别是自行使用非处方药时,我们对药物的毒副作用却往往不够重视,经常会随意调整剂量和服药次数。

关键字:  药物性肝损伤 

        “是药三分毒”这句耳熟能详的生活谚语,虽然反应了人们对药物可能给身体造成的毒副作用有着较为普遍的认识;但在具体的用药场景下,特别是自行使用非处方药时,我们对药物的毒副作用却往往不够重视,经常会随意调整剂量和服药次数。

        为了提高大家的用药安全意识,小编会推出系列文章,来普及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的知识。今天就着重为大家介绍一下有关药物性肝损伤的几点常识。

        药物性肝损伤,是指药物及其代谢产物,或由于特殊体质对药物的超敏感性或耐受性降低所导致的肝脏损伤。药物性肝损伤亦称药物性肝病,临床上可表现为各种急慢性肝病,轻者停药后可自行恢复,重者可能危及生命、需积极治疗、抢救。

        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

        1

        引发药物性肝损伤的原因,可概括为两点:

        药物及其中间代谢产物对肝脏的直接毒性作用。

        机体对药物、或药物特异质反应生成的中间代谢产物的过敏反应,也是造成药物性肝损伤的重要原因。

        在评估药物可能造成的肝损伤时,我们应考虑患者的身体因素、药物因素和场景因素。

        1

        身体因素

        身体因素又包括遗传和非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是指药物代谢酶、药物转运蛋白和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的差异化,和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率有关。非遗传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是否妊娠和基础疾病的状况。其中:

        高龄可能是药物性肝损伤的重要易感因素;

        女性则可能对某些药物(如米诺环素、甲基多巴等)表现出更高的易感性;

        妊娠期常见的药物性肝损伤的可疑药物有甲基多巴、肼苯达嗪、抗生素、丙基硫氧嘧啶及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等。丙基硫氧嘧啶可致孕妇暴发性肝炎,病死率高,FDA已给予黑框警示;

        有慢性肝病基础的患者更易发生药物性肝损伤的证据虽然有限,但一旦发生,出现肝功能衰竭甚至死亡的风险会更高。

        2

        药物因素

        药物的药理特性、剂量、疗程,以及药物相互作用常可影响药物性肝损伤的潜伏期、临床表型、病程和结局。一种药物可改变其他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和药理作用。药物相互作用是药物性肝损伤风险增加不容忽视的因素。

        3

        场景因素

        过量饮酒可能增加度洛西汀、APAP、甲氨蝶呤及异烟肼等引起肝损伤的风险。吸烟对药物性肝损伤易感性的影响尚不清楚。

        流行病学概况

        2

        由药物引起的肝病占非病毒性肝病中的20%-50%,暴发性肝衰竭的15%-30%。在我国,药物性肝病的发生率仅次于病毒性肝炎及脂肪性肝病(包括酒精性及非酒精性),发生率较高,但由于临床表现不特异或较隐匿,常常不能被发现或不能被确诊。

        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

        3

        前面介绍了那么多,可能大家更关心什么药物容易引起药物性肝损伤。已知全球有1100多种上市药物具有潜在肝毒性。

        常见的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抗感染药物(含抗结核药物)、抗肿瘤药物、中枢神经系统用药、心血管系统用药、代谢性疾病用药、激素类药物、某些生物制剂、中药、天然药、保健品和膳食补剂。不同药物可导致相同类型肝损伤,同一种药物也可导致不同类型的肝损伤。

        在欧美发达国家,NSAIDs、抗感染药物、草药和膳食补剂是导致药物性肝损伤的常见原因。其中,对乙酰氨基酚是引起急性肝衰竭最主要的原因。中药、天然药、保健品和膳食补剂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风险在全球越来越受到重视。

        据统计,国内涉及的相关药物有中药(23%)、抗感染药(17.6%)、抗肿瘤药(15%)、激素类药(14%)、心血管药物(10%)、NSAIDs(8.7%)、免疫抑制剂(4.7%)、镇静和神经精神药物(2.6%)等。

        其中与肝损伤相关较多的中药有何首乌、土三七,以及治疗骨质疏松、关节炎、白癜风、银屑病、湿疹、痤疮等疾病的某些复方制剂等。但由于组分复杂,很难确定究竟是哪些成分引起肝损伤。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小编也简单总结了几大类常见的具有肝毒性的药物。

        1

        解热镇痛药

        常见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吲哚美辛等均有可能引起药物性肝损伤。使用阿司匹林超过5克/日或对乙酰氨基酚超过2克/日,都会增加相应的风险。

        2

        抗生素

        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磺胺类抗生素,特别是氯霉素、制霉菌素、酮康唑、氟康唑等均有明显的肝毒性。

        3

        消化系统用药

        西咪替丁、雷尼替丁与门冬酰胺酶等消化系统用药均可能引起肝损伤。例如,西咪替丁可引起血清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偶见严重肝炎、肝坏死、脂肪肝等。

        4

        心血管病用药

        可引发肝损伤的心血管病用药较多,比如降压药(吲达帕胺片、硝苯地平、氨氯地片、卡托普利、替米沙坦片、美托洛尔等)、调脂药(辛伐他丁、银杏叶片、通脉降脂片等)、冠心病用药(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普萘洛尔等)、抗凝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其中甲基多巴、奎尼丁、胺碘酮、非诺贝特、他汀类药的肝毒性最为常见。

        5

        降糖药物

        可能引起肝损伤的降糖药物有磺酰脲类(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等)、格列奈类(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等)、双胍类(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米格列醇等)。

        6

        抗肿瘤药

        几乎所有的抗肿瘤药物都可能引起肝损伤,比如硫唑嘌呤、甲氨蝶呤、氟尿嘧啶、顺铂、卡铂、阿霉素、丝裂霉素、环磷酰胺等。

        7

        精神科用药

        几乎所有的精神科用药都可能引起肝损伤,比如氯丙嗪、三氟拉嗪、氟哌啶醇、卡马西平、地西泮等。

        8

        抗癫痫药

        最常用的抗癫痫药苯妥英钠和丙戊酸钠都可能引起肝损伤。

        9

        抗结核药

        几乎所有的抗结核药都可能引起肝损伤,比如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链霉素等。若把异烟肼与利福平联合起来使用,更会大大增加肝毒性。

        10

        中药

        中药造成肝损伤的情况很容易被人忽视,但近年来这方面的报道也是屡见不鲜。

        常见的有艾叶、白果、白花蛇舌草、斑蝥、北豆根、蓖麻子、苍耳子、苍术、柴胡、常山、川楝子、穿山甲、大枫子、大黄、丹参、丁香、独活、莪术、番泻叶、防己、贯众、广豆根、合欢皮、何首乌、虎杖、黄丹、黄芩、黄药子、姜半夏、苦楝子、苦杏仁、款冬花、雷公藤、黎芦、麻黄、麦冬、毛冬青、木薯、佩兰、蒲黄、肉豆蔻、三棱、商陆、石榴皮、石蒜、天花粉、桑寄生、土荆芥、乌头、蜈蚣、五倍子、缬草、鸦胆子、淫羊藿、罂粟、元胡、泽泻、朱砂、紫草、等。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