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登录,我要注册

药械

用《伤寒论》方须知药量换算法

作者: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肖相如 来源:健康报 日期:2016-08-21
导读

学中医就必须学《伤寒论》,很多人碰到的共同问题是:《伤寒论》方中的药量和现在的药量怎么换算?研究的人很多,意见并不一致,在此给大家一点建议。

关键字: 药量

学中医就必须学《伤寒论》,很多人碰到的共同问题是:《伤寒论》方中的药量和现在的药量怎么换算?研究的人很多,意见并不一致,在此给大家一点建议。

首先,对汉代的度量衡进行考证是必需的,不过无论怎么考证,结果都不会真正地用于临床。原因是每个时代都有通行的用药规范,用量不可能照搬。因此,现在大家用《伤寒论》的方,药量应该遵循现在的通行规则,比如麻黄汤中,用10克麻黄是常用量,也是有效的;一般的外感寒邪初期,都能一服汗出病瘥,说明将《伤寒论》中的一两换算成现在的3克多是合理的。

但山西的李可认为应该按照上海中医药大学柯雪帆教授的考证,将《伤寒论》中的一两换算成现在的15克多,他自己就这么用而且救治了许多危重病人。因此,很多医生按捺不住了,纷纷效仿。需要注意的是,李可的用药量不是常规,而是特殊,他所治疗的病人大多是濒临死亡的危重病人,他用大量的附子主要是针对一些濒死性的休克或心衰,就是中医所说的残阳欲脱,这时不用大量的附子确实不足以挽救欲脱之真阳;更何况也是死马当做活马医,病人无论怎么死都不意外,救活了那就是奇迹,所以李可这么用是出于无奈,也是明智的,他也就能因此成为名医。如果对于一个不急不重的慢性病人,即使病人阳虚,你也没有必要用超大量的附子,更何况一般用常规量就能有效呢。

还有一层意思是,现在医生用药都有法定要求,用超常规的药量很容易导致医疗纠纷。超常规的药量,只有李可所在的时代、李可所治的病人可以接受,若换做现在,即使可以救活病人,一般的医院也是不敢轻易让医生用的。还要提醒大家的是,医生用药不是充英雄好汉,比谁的用量大,而是根据病情的需要,用小量就有效你非用大量不可,该用大量你又不敢用大量,这些都是医生“火候”不到的表现,临床经验和胆识都很重要。医生应该永远追求的是,用最小的代价、最小的药量,获得最大的疗效。如果用10克附子就可以治好的病,你用300克附子虽然病人没有死,那又有何意义呢?

其次,要注意《伤寒论》中药物剂量的比例。比如桂枝汤中,桂枝和芍药都是三两,等量,这个不能错;桂枝的量大于芍药,就成了桂枝加桂汤;芍药的量大于桂枝,就成了桂枝加芍药汤了。再比如,麻黄和石膏的比例,大青龙汤中麻黄的量大于石膏,而麻杏石甘汤中则是石膏的量大于麻黄,这不能颠倒,颠倒了就会出事。还比如,一般的方中甘草用二两,而炙甘草汤和甘草泻心汤中则用四两,这也不能错。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站内统计//百度统计//谷歌统计//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