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

糖原累积病Ⅱ型(Pompe病)17例临床特点和转归

作者:杨俊岭 整理 来源: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日期:2012-11-22
导读

         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和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儿科研究人员共同发表论文,旨在总结分析国内糖原累积病Ⅱ型(Pompe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疾病转归的特点。研究指出,糖原累积病Ⅱ型在临床表现上存在差异。婴儿型表现为全身性肌肉无力,心脏受累明显,病情凶险,死亡率高.晚发型以慢性进行性肌肉无力,呼吸功能不全为主。经α-1,4-葡萄糖苷酶活性测定、肌肉活检以及基因检测诊断。患者的预后与发病年龄、有无呼吸肌受累相关。该文发表在2012年第06期《中华儿科杂志》上。

  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和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儿科研究人员共同发表论文,旨在总结分析国内糖原累积病Ⅱ型(Pompe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疾病转归的特点。研究指出,糖原累积病Ⅱ型在临床表现上存在差异。婴儿型表现为全身性肌肉无力,心脏受累明显,病情凶险,死亡率高.晚发型以慢性进行性肌肉无力,呼吸功能不全为主。经α-1,4-葡萄糖苷酶活性测定、肌肉活检以及基因检测诊断。患者的预后与发病年龄、有无呼吸肌受累相关。该文发表在2012年第06期《中华儿科杂志》上。

  回顾性分析17例经酶学确诊的糖原累积病Ⅱ型患者临床资料,通过设计临床调查表进行电话随访,总结归纳临床和转归特点。

  17例糖原累积病Ⅱ型患者中,4例为婴儿型,生后2~6个月发病,均有肌酶升高和心脏受累,伴或不伴呼吸肌受累.4例均未进行治疗.其余13例为晚发型,发病年龄2~22岁,均有肌酶升高.其中11例以肌肉无力起病,2例表现为呼吸肌受累,2例表现为脊柱侧弯,1例表现为肌酶高伴肝功能异常。除3例曾接受呼吸机辅助治疗外,其余10例未接受相关治疗.全部患者α-1,4-葡萄糖苷酶活性数值均低于正常人10%以下;14例行病理肌活检检测,9例提示糖原累积病Ⅱ型;10例行基因检测,6例检测到2个致病突变.成功电话随访12例,随访率70%。婴儿型4例中,3例在3岁之内死于呼吸衰竭,存活的1例目前1岁7个月。成功随访的晚发型8例中,4例于发病3~5年死亡,均死于呼吸衰竭,存活的4例中3例自觉肌肉无力症状加重,1例自住院时使用呼吸机治疗,至今病情无明显改变。12例随访者中7例死亡,总死亡率58%。

  相关链接:http://med.wanfangdata.com.cn/Journal/zhek.aspx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