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

体外循环时血氧分压对婴幼儿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S-100β蛋白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

作者:杨俊岭 整理 来源: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日期:2012-11-21
导读

         近日,广东省汕头市中心医院儿科和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新生儿科广东省神经医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共同发表论文,旨在对先天性心脏病(CHD)婴幼儿体外循环(CPB)时动脉血氧分压(PaO2)与脑损伤的关系进行前瞻性研究。研究指出,发绀型CHD患儿CPB过程中高氧灌注可引起S-100β蛋白、NSE血清水平增高,提示PaO2过高可能会引起脑组织损伤加重,并且其损伤程度与组织灌注的PaO2呈正相关。该文发表在2012年第02期《中华儿科杂志》上。

  近日,广东省汕头市中心医院儿科和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新生儿科广东省神经医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共同发表论文,旨在对先天性心脏病(CHD)婴幼儿体外循环(CPB)时动脉血氧分压(PaO2)与脑损伤的关系进行前瞻性研究。研究指出,发绀型CHD患儿CPB过程中高氧灌注可引起S-100β蛋白、NSE血清水平增高,提示PaO2过高可能会引起脑组织损伤加重,并且其损伤程度与组织灌注的PaO2呈正相关。该文发表在2012年第02期《中华儿科杂志》上。

  2010年8月1日至2011年1月31日在广东省人民医院住院的发绀型CHD婴幼儿45例,年龄0~3岁、脉搏血氧饱和度<85%,随机分为3组:控制组1(G1组),控制组2(G2组)和非控制组(G3组),每组15例,在CPB过程中分别全程控制PaO2在80~120 mmHg(1 mm Hg=0.133 kPa)、120 ~200 mmHg和200~400 mm Hg.3组患儿除观察因素PaO2外,其他因素基本一致,于CPB前(T1)、CPB刚结束时(T2)以及CPB结束后3、5、24 h(T3,T4,T5)采血检测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肾上腺髓质素(ADM)。

  S-100β蛋白在CPB开始后明显升高,以G3组在T2时间点最为明显,高达(699±139) ng/L,显著高于G1组[(528±163) ng/L]和G2组[(585±155)ng/L].对S-100β水平与PaO2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提示两者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 =0.526,P<0.01)。G1组NSE在T3、T4时间点显著升高[(12.2±3.4) μg/L和( 12.3±3.7)μg/L];G2组在CPB刚结束时即已有显著升高[(10.9 ±4.8)μg/L],在T3、T4时间点可见进一步升高[ (12.6±5.1)μg/L和(13.2±5.4)μg/L];G3组在CPB结束时见显著升高,在CPB后24h仍维持在较高水平[(12.2±5.7)μg/L],无明显下降趋势。在同一观察组不同时间点以及同一时间点不同观察组之间AD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儿均痊愈出院。

  相关链接:http://med.wanfangdata.com.cn/Journal/zhek.aspx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