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

左乙拉西坦治疗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的随访

作者:陈小姣 整理 来源: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日期:2012-11-20
导读

         日前,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的杜程钢、梁树立和梁爽爽等人共同发表论文,旨在前瞻性比较丙戊酸钠(VPA)和左乙拉西坦(LEV)在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BECT)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副作用情况,从而探讨LEV治疗BECT的可行性。研究指出LEV治疗BECT时在癫痫和棘波的控制方面与VPA水平相当,但长期副反应罕见,所以应当优先选择应用。该文章发表在2012 年06卷06期的《中华临床医师杂志》上。

  日前,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的杜程钢、梁树立和梁爽爽等人共同发表论文,旨在前瞻性比较丙戊酸钠(VPA)和左乙拉西坦(LEV)在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BECT)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副作用情况,从而探讨LEV治疗BECT的可行性。研究指出LEV治疗BECT时在癫痫和棘波的控制方面与VPA水平相当,但长期副反应罕见,所以应当优先选择应用。该文章发表在2012 年06卷06期的《中华临床医师杂志》上。

  选择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癫痫中心2008年2月至2009年12月诊断并治疗的26例BECT患者,利用奇偶数分为LEV组和VPA组,分别进行药物治疗,在治疗后15个月对疗效和副反应进行随访。

  本组病例男15例,女11例,平均病程1.38年,总智商(FIQ)≥90分21例,平均102.23分。治疗后4~15个月发作停止者15例,其中LEV组8例,VPA组为7例;治疗无效者每组各2例。发作次数为LEV组由55次减少为13次,VPA组由62次减少为18次。觉醒期脑电图恢复正常者LEV组2例,VPA组3例;脑电图棘波较治疗前减少超过50%者两组各为LEV组9例,VPA组6例。两组癫痫和痫性放电控制无统计学差异。LEV组较治疗前FIQ增加3.92分,VPA组增加1.69分,两组智商变化值有统计学差异。LEV组有一过性副反应4例,VPA组有一过性副反应2例,持久性副反应6例,在持久性药物相关副反应方面两组有统计学差异。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