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苏州市立医院本部儿科的陈迎春、何丽萍和赵凯等人共同发表论文,旨在分析毛细支气管炎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和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进而推导其指导治疗的可能。研究指出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较常见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引起婴儿第一次喘息最常见的原因,甚至进一步发展为哮喘,除感染因素外或许与哮喘之间存在着类似的免疫学机制,可以考虑进行免疫治疗。该文章发表在2012 年06卷06期的《中华临床医师杂志》上。
日前,苏州市立医院本部儿科的陈迎春、何丽萍和赵凯等人共同发表论文,旨在分析毛细支气管炎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和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进而推导其指导治疗的可能。研究指出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较常见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引起婴儿第一次喘息最常见的原因,甚至进一步发展为哮喘,除感染因素外或许与哮喘之间存在着类似的免疫学机制,可以考虑进行免疫治疗。该文章发表在2012 年06卷06期的《中华临床医师杂志》上。
采用Coulter Epics XL-MCL型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35例毛细支气管炎儿童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8+淋巴细胞比率,与28例支气管哮喘儿童和15例健康儿童比较;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检测35例毛细支气管炎儿童治疗前后和15例健康儿童血清IL-4、IFN-γ水平,并比较。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毛细支气管炎组儿童的CD4+水平较高,CD8+水平较低,与支气管哮喘组类似,F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毛细支气管炎组儿童的IL-4水平较高,而且治疗前高于治疗后,F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检验显示三组两两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IFN-γ水平较低,但F检验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