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出生体重仅有750克的超低体重女婴儿“悦悦”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在西安交大一附院成功实施心脏手术,在新生儿科住院84天后康复出院!像这样低胎龄、低体重、经过心脏手术的超低体重早产儿能够康复出院,在西北地区还是首例,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一位出生体重仅有750克的超低体重女婴儿“悦悦”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在西安交大一附院成功实施心脏手术,在新生儿科住院84天后康复出院!像这样低胎龄、低体重、经过心脏手术的超低体重早产儿能够康复出院,在西北地区还是首例,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8月27日,交大一附院为这位手术后治愈,体重达到2200克的小宝宝“悦悦”举行了“西北地区体重最低早产宝宝心脏手术成功康复出院”仪式,医护人员为宝宝赠送了儿童玩具,和家属一起共同为宝宝的诞生和即将到来的百天生日许愿,吹灭蜡烛。婴儿父母将一面精心准备的锦旗赠送给新生儿科医护人员,感谢84天来该院医护人员不离不弃的照顾,才换来的生命春天。
6月2日,一位怀孕27周,患有严重妊娠期高血压的孕妇来到一附院产科住院待产,血压高达180/130毫米汞柱,并出现头痛、视物模糊、全身水肿等症状。入院后,西安交大一附院产科发现准妈妈不仅血压显著升高,而且出现胸腔、腹腔积液和器官功能受损的表现,如果不尽快终止妊娠,母亲将会出现生命危险。6月5日,产科为准妈妈施行了剖宫产手术,这位早到的小天使来到了这个世界。她的出生体重只有750克,出生后,复苏、保暖、气管插管、给予肺表面活性药物、连接呼吸机、进行脐静脉置管术、随时调整呼吸机参数……抢救一直持续到天亮。
小宝宝从出生起,开始经历惊心动魄的抢救过程,交大一附院成立抢救小组尽全力挽救这个小婴儿的生命。
宝宝面临的生后第一关就是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由于肺无法膨胀,不能进行正常的气体交换,宝宝只有通过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医生通过治疗后,并没有得到好转,宝宝的肺部病变越来越重,甚至出现危及生命的“肺出血”,各脏器功能都很不稳定。细心的医生注意到宝宝心脏杂音很响亮,通过床旁心动超声证实,宝宝存在“动脉导管未闭”。由于小婴儿出生后动脉导管没有关闭,使得主动脉分流到肺动脉的血液量越来越大,原本应该通气的肺脏变成血色的“猪肝肺”。长此以往,宝宝的整个心肺循环系统将呈现出“恶性循环”。医生首先考虑采取“内科保守治疗”方式,试图关闭动脉导管。两个疗程过去了,宝宝呼吸窘迫的症状丝毫没有好转。经验丰富的心内科医生床旁给出诊断报告显示,导管很粗,直径约4-5毫米,并且已经出现了肺动脉高压和心力衰竭的征象。生后20多天了,宝宝反复出现肺出血、肺水肿、呼吸窘迫,内科保守治疗效果差,主要原因是这根导管不能关闭。目前唯一的解决办法是通过心脏手术关闭导管,否则宝宝随时有生命危险。
就手术难度而言,心脏手术风险大,特别是宝宝的胳膊比成人的手指还细,皮肤菲薄,内径最小的气管插管也是勉强才通过声门,她的心脏就像成人的拇指大小。而最重要的是,由于超低体重,她的多个器官发育都很不成熟。尤其特殊的是,处于呼吸衰竭状态的宝宝一直在使用“高频呼吸机”辅助呼吸,血氧还不稳定,根本不能耐受从新生儿科搬运到手术室的转运,手术只能在新生儿床旁进行。
为了保障手术的安全,交大一附院召集多个科室进行讨论,在院领导支持下,医院决定为宝宝实行心脏手术。
7月2日,出生不到一个月的宝宝在一附院新生儿病房接受了心脏手术。医院派出经验丰富的麻醉医生担任麻醉师的。术中,保温台一直保持着36℃的恒温,头顶的加热装置使手术医生许锁春教授、郑建杰教授和年轻的张永建医生不一会就已汗流浃背。宝宝的心脏手术可以称得上惊心动魄!没有无影灯的照射,手术医生逐层切开细嫩而纤薄的层层肌肉,切口只有3厘米,移开脆弱的小肋骨,小心而谨慎地打开胸腔,她的血管是那么的细,有的简直就像一根头发丝,她那娇小的心脏只有成人拇指头那么大,在这样小的心脏上做精细手术,要用放大镜和最细小的针线……,每一步都如履薄冰。婴儿肺脏组织明显充血,质地疏脆,在手术中宝宝的通气和氧气交换变得更加困难,呼吸机难以完成辅助呼吸,为了维持肺脏膨胀,王芳会医师在一旁捏气囊手动通气,一分钟挤压60次来维持她的呼吸,一直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术中发现,宝宝的动脉导管异常粗大,直径有6mm,比降主动脉还粗,手术医生细致地分离出动脉导管, 以娴熟、细腻的手术技术将导管结扎,又谨慎地将宝宝的胸腔关闭、缝合肌肉、皮肤。可喜的是,手术顺利完成了!
手术后宝宝的病情很快好转,术后3天终于摆脱携带1个月的气管插管,使用鼻塞无创辅助通气。然而,这仅仅是宝宝能够活下来的第一步,对于这样一个超低体重的早产儿来说,失去了母体温柔的保护,又经历了手术的创伤和循环通路的改变,哪怕最轻微的刺激都可以让他出现氧饱和度、血压、心率的波动。新生儿科为宝宝成立了4人特护小组,加班加点制定治疗方案,主管的王芳会医生守在床旁观察病情,调节呼吸机参数,精确计算液体用量,每一剂药物都反复衡量利弊。
在开始喂养的时候,像这样小的超低体重早产儿往往还不会用嘴吮奶,而且胃肠道耐受力还很有限,一开始每次也只能喂0.5-1毫升奶液,其余要依靠静脉营养液来维持。医生会按照宝宝每天体重的增减量来计算当天需要的液量,精确到几毫升,护理团队则通过精心置入的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将营养液每天24小时匀速泵入小琳达体内。在这样的精心照护下,宝宝渐渐地状况稳定了,长大了,终于能自己每次用嘴吃30毫升奶了,闯过了呼吸、喂养困难、贫血等一道道关卡。
最终,经过84个日日夜夜的努力,宝宝终于可以出院了,这时候她的体重已经达到2200克,虽然比起正常的足月新生儿还小很多,但已经顺利离开了被称为新生儿病房里的“五星级宾馆”的透明暖箱,能够自己呼吸、吃奶、排便了。回到家中还需继续应用一段时间的制氧设备进行吸氧过渡后,宝宝有望完全康复。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