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登录,我要注册

儿科

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炎症性肠病大鼠结肠黏膜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及其通透性的改变

作者:杨艳辉 整理 来源: 日期:2013-03-07
导读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消化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建立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大鼠炎症性肠病(IBD)模型,观察其肠上皮紧密连接蛋白表达以及结肠黏膜通透性的变化。研究指出,IBD大鼠结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多种紧密蛋白表达改变,其中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变化可能在慢性修复期IBD屏障受损发病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该文发表在2012年第12期《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上。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消化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建立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大鼠炎症性肠病(IBD)模型,观察其肠上皮紧密连接蛋白表达以及结肠黏膜通透性的变化。研究指出,IBD大鼠结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多种紧密蛋白表达改变,其中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变化可能在慢性修复期IBD屏障受损发病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该文发表在2012年第12期《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上。

  将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IBD模型组,每组27只,通过使用3%DSS持续经饮水途径饲养大鼠6 d后恢复正常饮水14 d建立IBD模型,对照组自由饮水。分别于DSS处理后第7天、第14天和第21天观察结肠黏膜病理变化,第21天取结肠组织标本检测髓过氧化物酶活性;采用Ussing chamber检测结肠上皮通透性;通过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从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分析肠上皮紧密连接蛋白表达。

  IBD模型组大鼠出现腹泻、便血、体重下降,炎症集中在远端结肠,表现为隐窝脓肿,炎症细胞浸润。与对照组比较,IBD模型组大鼠结肠髓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增加(P<0.01),肠上皮跨膜电阻抗值和跨膜电势差显著降低(P<0.01),短路电流值明显增加(P<0.01);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的结果均提示正常大鼠尚未检测出claudin2的表达,IBD模型组claudin2 mRNA及蛋白表达阳性;IBD模型组occludin、claudin3、ZO-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相关链接:http://www.cjcp.org/CN/volumn/home.shtml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站内统计//百度统计//谷歌统计//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