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开心现在2岁,感觉目前吃饭有些问题。
导读:
我家开心现在2岁,感觉目前吃饭有些问题。
他应该觉得吃饭是大人的事情,他只要张开嘴就行了,再加上吸引他的东西太多了,一刻都不想和他的小货车,小卡车离开,导致经常吃几口就想下餐椅。吃饭也是好一顿、坏一顿。
虽然我不在乎这些,不吃就饿着,这顿不吃,明天就吃好了,但是还是想让孩子每次都按时吃更好不是,看完这篇文章,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下面大家也看正文吧,你宝宝不吃饭的问题,也能从这里找到原因,知道怎么处理。
P.S.在加餐这个环节里,我个人觉得还是不要让孩子多吃,我更喜欢饥饿疗法,就带孩子出去玩,消耗他的能量,累他的大脑(跑他们是不怕的,但是小脑瓜就非常耗能了),让他回到家就感觉饿,就想自己找吃的,呵呵。
下面是正文:
很多家长都知道“Terrible Two”,即2岁是第一反叛期。但你知道吗,孩子吃饭的叛逆期在这之前就会出现。大概1岁左右的时候,很多家长会发现之前乖乖吃辅食的宝宝吃饭越来越顽皮:食物来了不张嘴,把头扭开,用手挡开;饥一顿饱一顿的,常常只吃几口就不肯吃了;越来越挑食,很多东西不肯吃;吃饭也坐不住了,要下餐椅,要玩玩具……要求越来越多。
遇到吃饭叛逆期的宝宝,先不要着急上火,我们来心平气和地聊聊如何应对。
为什么会出现吃饭叛逆期?
1岁左右的吃饭叛逆期可能和下面几个原因有关:
生长减慢,食欲降低。宝宝刚出生的头两个月,一个月要长1公斤左右,但是到了1岁,一个月只长0.2公斤左右。由于自身增长减慢,宝宝对进食的兴趣也会降低。
味觉发育。1~5岁的孩子因为味觉的发育,出现了口味的偏好,不像之前几乎来者不拒。如果孩子不是完全不吃某大类的食物,都不算明显的偏食。例如宝宝不爱吃米饭,却爱吃面条;宝宝不爱吃肉,但是还吃鱼、蛋、鸡;宝宝不爱吃绿叶蔬菜,却愿意吃绿色的西兰花。这些情况都不算是明显偏食,家长不用太担心。
自我意识的萌芽。叛逆期也是进步的表现,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的宝宝越来越不喜欢被动的接受食物。设想一下,您作为一个独立自主、四肢健全的人,如果有人一定要喂您饭吃,您肯定会很烦她:还没准备好就塞我满口食物;都咽下去好久了,她只顾着自己聊天,忘了给我喂;我喜欢吃的,总不给我吃,不喜欢吃的一个劲喂;食物蹭到嘴边了,居然还用勺子刮我的脸?!——大学食堂里男女朋友互喂绝对只是一时兴起,如果让他们每天每餐互喂食物,绝对会分手的。
探索心爆棚。1岁多的宝宝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醒着的时候几乎一刻不停在探索。我们的小小探索家要困在餐椅里半小时,被动地接收食物,他才没有这个耐心。“我要下来”,“我要玩玩具”,“我要你们逗我”,宝宝用自己的行动提出了这些要求。
应对”吃饭叛逆期“的法宝之
1
让宝宝自主进食
即使没有使用BLW(完全自主进食),也需要在8个月左右,最晚9个月前要开始让宝宝学习自主进食。把食物做成柔软的、手可以抓起来的性状,让宝宝能够用手或者使用餐具来吃。如果宝宝还没有开始自主进食,从现在就开始总是最合适的。让宝宝忙于处理食物,他就不太会因为无聊而提出各种要求。
应对”吃饭叛逆期“的法宝之
2
让宝宝决定吃多少
1岁左右孩子进食的典型表现是:一天只吃一顿饱的,其他两顿就意思意思吃几口,甚至一口也不吃;一连几天都吃很少,随后几天吃很多,让家长担心他会撑坏。如果您的宝宝也这样,别担心,您并不孤独,大多数这个年龄段的家长都有同样的困扰。
不少担心自己宝宝吃得太少的家长,带宝宝去营养专家评估进食量,发现评估一段时间的进食量是正常的。如果宝宝生长情况正常,尽管进食量起起伏伏,但通常平均的进食量是正常的。
关于宝宝用餐,宝宝和家长各有分工,宝宝负责决定吃不吃、吃什么、吃多少。家长的分工,我们在后面会提到。1岁左右的宝宝常常有这样的表现,刚开始用餐时,因为肚子饿吃得还不错。吃了几口后,肚子有了一点垫底感觉不饿,就不耐烦吃了,要下餐椅和玩耍。这个时候,宝宝确实没有吃够,应该怎么办呢?还记得我们刚说过的分工吗?“让宝宝决定吃不吃”。宝宝通常不会被饿到,因为过了2个多小时,他可能有加餐吃。即使饿到他了也没有关系,饥饿是吃饭的动力,我们不应该剥夺宝宝感受饥饿的机会。
我们前面讲到有时候宝宝一连几天都吃得很少,但通常在之后的几天会吃更多。宝宝的饥饿感和身体的需要能够调节他的进食量。如果我们强迫或者逗哄着孩子多吃一点,反而孩子可能因为厌恶压力和没有饿的感觉,吃得越来越差。
TIPS
一些家长担心孩子“积食”,在孩子想要多吃的时候控制进食量,不敢给孩子多吃,这样进食量可能真的会不够。在现代医学领域,并没有“积食”这个说法,孩子在食量大增一段时候后不爱吃了,这不是因为“积食”,而是正常的进食量波动。如果孩子这段时间出现了感冒发烧,也不是因为吃多了“积食”,更大的可能性是病毒感染。
应对”吃饭叛逆期“的法宝之
3
家长做好自己份内的事
有家长问,当孩子决定吃多少,真的家长什么都不管吗?并不是的,家长也有份内的事情需要做。
安排好三餐两点
宝宝需要少食多餐,又不能频繁进食,通常是3顿正餐,2-3次加餐。加餐可以是牛奶、水果、面点、鸡蛋等等。正餐和加餐之间至少要间隔2个小时。少于2小时间隔,太过频繁的进食,摄入量反而会减少,因为宝宝没有足够的饥饿,挑战食物的动力和耐心都会有限。所以并不需要宝宝喝完牛奶以后休息半小时再吃早餐,也不需要吃完饭后休息半小时再吃水果。要不就一顿吃,要不就间隔2小时以上,让孩子一顿顿吃好。
但是,并不需要因为宝宝正餐吃得少,而取消加餐。在间隔时间适宜的前提下加餐,孩子正餐确实可能吃得少一些,但是少食多餐,总的摄入量会增加。
对于摄入量偏少,体重增长不好的孩子,加餐可以更丰盛一些,包含主食类、果蔬和蛋白质三大类食物,例如红薯+牛奶+苹果。
安排家庭餐
"家庭餐"顾名思义就是孩子和大人一起吃。不过,这里要求并不高,建议至少每天有一顿和至少一个成人一起吃饭。比如爸爸妈妈下班回来得晚怎么办?没关系,中午和祖父母一起吃。
别人吃的东西总是特别好吃。很多家长说宝宝不爱吃专门给他做的食物,但是对大人的食物垂涎欲滴。大人欢快地吃饭对孩子有积极的影响。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食物上,而不是宝宝身上,吃饭的气氛也会更融洽。
一餐不超过30分钟
有的宝宝吃得很慢,或者吃吃玩玩,一顿吃上1个小时以上。这样吃饭往往会让大人和孩子都感到很疲惫,同时也容易影响到下一餐的食欲,因此建议我们调整每餐的时间,以不超过30分钟为宜。
准备多样化的食物
家长关注的重点应该放在让孩子的食物多样化上,而不是重点关注孩子吃多少。如果孩子接受的食物种类多,这样吃几口,那样吃几口,总量就不容易少。
在食材的提供方面,您只需要保障每次用餐有一样食物宝宝是愿意吃的就行了。其他的食材由您说了算。宝宝不爱吃的食材,不用勉强他吃,但是并不放弃,还是时不时会做给宝宝吃。食物真的可以“日久生情”。比如您刚去一个陌生的国家,可能觉得那里的食物太难吃了,但是吃个半年一年的,您很可能也吃得下了,甚至会喜欢吃。
有的家长会选择避开孩子不喜欢吃的食物,只做孩子喜欢吃的那几种。但是,事实上孩子对于食物的喜好也是会不停改变的,喜欢的食物可能会吃腻。因为没有提供,孩子也没有机会对于原来不喜欢吃的食物重新产生兴趣,这样一来,孩子的食谱会越来越窄。
准备多样化的食物其实并不麻烦,一个省事的好办法就是利用大人的食材。大人吃什么,孩子也吃什么,可能是分开烹饪,或者在加盐之前盛出来给孩子吃。
有时候家长会忘了自己的权力——“家长决定吃什么”,让权给孩子。例如,孩子这顿几乎没吃什么,家长担心孩子会饿,就炒个孩子爱吃的蛋炒饭给他吃。这不利于食物多样化。
食物做成合适的性状
前面讲到宝宝8个月左右,就应该吃成形的手指食物,但是有的家长到了宝宝1岁了,还是会用料理机把宝宝的菜都打碎给他吃,或者把菜和米炖成软软的粥吃。这样的食物往往和当前孩子的咀嚼能力并不匹配,这样一来并不利于宝宝的咀嚼能力的发展,同时也不利于宝宝对食物产生兴趣。很多时候,对于吃糊状食物兴趣缺乏的宝宝,家长会发现尝试给他吃大人的米饭和菜,孩子反而更乐意吃。
在孩子吃饭问题上,家长不应该做的事
家长不应该做的事,排第一位的就是施加压力和“贿赂”孩子吃。尽管这些做法非常盛行,但实际会降低孩子对食物的喜爱程度。(想了解更多,请参考《面对偏食的孩子,家长最不该做的事》)
当宝宝不好喂的时候,有些家长会使用“分心大法”,让孩子看电视、玩玩具,这也是非常不建议的。这样做时孩子可能会机械的张口、咀嚼,家长喂得更顺利。这样的做法实际会影响孩子的胃口。研究表明,人在吃到食物前,身体里的饥饿素(Ghrelin)就已经增高了,饥饿素的基本功能是促进食欲,大脑对食物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起了一定的左右。您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肚子不饿的时候看到了一桌你喜欢的菜,顿时就觉得饿了想要吃。如果孩子进食的时候分心,注意力没有在食物上,是会影响这个反应降低食欲的。
“分心大法”往往不会一直管用,有的家长会发现孩子把饭菜含在嘴里,防止家长再喂一口;有的宝宝吃得特别慢,为自己多争取一些看电视的时间。
如果宝宝的吃饭确实是这样威逼利诱下艰难进行的,是不是用了我上面的建议,就马上会好转呢?很遗憾,并不会,通常会需要2-4周或者更长的时间。撤去了威逼利诱的头1-2周,孩子可能会吃得更少,因为他已经习惯了自己吃饭是大人的事,“你们应该想法设法让我吃,你们不想办法了,我就不吃了”。但是对于正常的孩子,饥饿是正常的感受,进食是生理的需求,往往2周后,他的进食量会增加的。
我们的建议适用于正常的孩子,大部分进食不好、挑食偏食的孩子都属于这种情况。但是,如果孩子的进食问题影响到了生长,或者存在进食技能的问题,就需要医学的评估和干预了。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