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给孩子找事啦~
经常有妈妈拿各种检查报告来问我孩子营养缺不缺,但实际上很多时候,单纯依靠检测结果,并不靠谱,纯粹只是浪费钱!
检测1:微量元素检测
要说中枪最多的检查,莫过于「微量元素检查」了。
一般微量元素检测包括:钙、铁、锌、铜、铅。对妈妈来说,测个血就能知道这5种元素缺不缺,多直接啊。
但其实我们国家在2013年原卫计委(现在叫卫健委)就已经发文《关于规范儿童微量元素临床检测的通知》,特别强调:
“非诊断治疗需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不得针对儿童开展微量元素检测。”
“不宜将微量元素检测作为体检等普查项目,尤其是对6个月以下的婴儿。”
也就是说,没必要做!
其实也不是说微量元素检查完全没有意义,但是作为一个靠谱的医生,不会单纯凭借微量元素结果上的 ↑ ↓ 箭头,来判断孩子某种营养素是否缺乏。
进一步结合其他指标,或是饮食和临床症状后,再进行综合判断才是明智的结果。
检测2:骨密度检查
基于妈妈们总担心孩子缺不缺钙,骨密度检查也是大家热衷的一项。
这个检查的主要目的是评估和诊断骨质疏松,预测骨折危险度,并不是用来看你家娃缺不缺钙的好嘛!
骨密度检查主要包括两种,双能X线吸收法(DXA)和超声骨密度测定法(其实还有单光子吸收测定法SPA、定量CT法,就不赘述了)。
DXA是骨密度测定的金标准。
大部分医院用的都是超声测定法,而超声测定法的敏感度很低,只能作为一种筛查方式,并不能诊断。
而且超声检测也没有针对儿童的参考值(没有参考值,怎么知道高和低?)。
所以,健康的宝宝不需要做超声骨密度检测,DXA的测定有一定辐射量通常也没必要做(测了也是低的…毕竟在生长发育啊)。
检测3:过敏原检查
现在各种过敏的发生率越来越多,很多妈妈因为害怕孩子过敏,添加辅食畏手畏脚,对于各种容易过敏的食物都小心谨慎。
处女座妈妈们,则会带孩子去做个过敏源检测。对于检测阳性结果的食物,则是如临大敌,碰都不敢碰了。【→宝宝食物过敏,过敏的食物一点也不能吃了吗?】
实际上食物过敏分为IgE介导和非IgE介导(还有混合的)。
IgE介导的过敏反应是指,接触怀疑过敏的食物和相关过敏原后,通过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液检测,发现特定IgE抗体存在。
而非IgE介导的就比较复杂,不产生特异性抗体。血液、组织或粪便中出现嗜酸性粒细胞,但是不能提示是哪种过敏原导致的。
我们通常在医院做的大部分是检测IgE介导的皮肤点刺或血液检测。但是总体而言,很多原因会引起通过皮肤和血液检测食物过敏原不可靠,甚至发生假阳性。
很多时候检测出阳性的结果,实际食用过程中并没有发生症状。(简单来说就是,不查不知道,吃的好好的。一查发现,“妈呀!什么都过敏,啥也不敢吃”)
据推测,在皮肤点此或血清特异性IgE阳性的病人中,只有1/3的人进行食物激发试验后出现临床症状。所以很多欧洲的医生认为皮内试验阳性诊断的意义不大,准确率不超过30%。
唯一可靠的诊断引起患者症状的致敏食物、食物成分或食品添加剂的方法就是回避激发试验。
回避激发试验基本过程包括记录饮食日志或进行食物记录,遵循避食食谱并进行口服激发试验。因为仅凭皮肤试验或阳性的血清学结果无法确诊。
所以口服激发试验才是诊断食物过敏的金标准。光凭简单的过敏原检测就断定孩子一定对某些食物过敏,而直接回避是不科学的,更是可能造成孩子营养不良的发生。
▼▼▼
说了那么多就想告诉大家,与其花钱去给孩子做这些那些的检查,还不如把重心放在如何好好吃饭上。
单纯凭借某一个检查结果,执念于自己孩子缺这缺那,都不靠谱啦!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