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请登录,我要注册

儿科

一份“儿童乘车安全指南”,聪明家长开车会做10个检查

作者:母婴日报 来源:母婴日报 日期:2019-02-20
导读

         广大男同胞们,子孙后代“健康所系、性命相依”的重任,就在你们肩上了!

关键字:  儿童乘车 | 安全指南 

        他身材魁梧,身穿红外套,头戴圣诞帽,长着毛茸茸的白胡子。如果你是个不淘气的好孩子,他就会在圣诞节前夕坐着驯鹿拉的雪橇车给你送礼物。

        他就是圣诞老人,世界上最出名的——如果你还不知道,请允许我向你透露——虚构形象之一。

        换句话说,他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大多数成人都承认这一点。但面对孩子,他们中的很多人又显得信誓旦旦:当然真的有圣诞老人啦,只要你乖乖的,就能收到他给你的礼物喔!当年幼的孩子信以为真之后,他们便要花上几年时间来维护这一自己亲口给孩子栽种的幻想。

        类似的幻想到底是好是坏?要保护孩子的幻想吗?有没有不用撒谎又让孩子开心的方式?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下,在圣诞节来临之前,你还有充分的时间可以考虑。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爱幻想(fantasy)。而科学研究也表明,幻想世界对儿童的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幻想人物和故事让儿童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有助于儿童更多地阅读,培养读书的习惯。研究甚至发现,阅读《哈利·波特》的故事可以减少儿童对同性恋、移民等外群体的偏见。借助儿童的幻想和想象力,教师还可以让教学更有效果,促进儿童的理解。

        幻想人物除了是孩子们崇拜、模仿的对象,还可以是他们好朋友。相当数量的儿童有着“假想的伙伴”(imaginary friend),在幼年时期是儿童最重要的朋友,帮助他们成长,适应生活中的压力。打败大怪兽的奥特曼,骑扫帚飞天的哈利·波特,让万物冰冻的冰雪女王……正是这数不尽的幻想人物和故事,和现实世界一起丰富着的孩子们的童年。

        动画电影《头脑特工队》中,主人公小女孩莱莉的假想伙伴Bing Bong陪伴主人莱莉度过了孩提时光。图片来源:《头脑特工队》

        但在各式各样的幻想人物中,圣诞老人显得很不一样——他的存在太逼真了。毕竟,可能也再没有哪个幻想人物能让北美防空司令部成立专门的项目来“追踪”他的踪迹。某种程度上,圣诞老人的存在是家长们乃至整个社会文化为儿童打造的一个特殊的幻想。他们煞费苦心,似乎真心希望孩子们相信那个驾着雪橇满世界奔忙的老公公是真实的。

        于是,许多孩子相信了。这赋予了圣诞老人别的幻想人物难以媲美的力量:当喜欢《冰雪奇缘》的孩子们拿起“魔法道具”时,他们并不预期它真的会把玩伴冰冻起来;但当相信圣诞老人存在的孩子将圣诞袜放在窗前,他们却真正期望自己的表现能满足圣诞老人对“好孩子”的要求。曾经有研究者让5~9岁的小朋友参加一个规则很多的游戏,并告诉一些孩子:有一位“看不见的魔法公主”会在旁边看着他们有没有犯规。他们发现,相信这个虚构公主存在的孩子确实更少有偷偷犯规的行为。不难想象,笃信圣诞老人存在的孩子,可能也会愿意好好表现。

        直到有一天,他们发现圣诞老人并不是真的存在。然后他们也许会问:“你们为什么要对我说谎?”

        这也是一些研究人员开始关心的问题。

        对“圣诞谎言”的期待与担忧

        对人类而言,撒谎并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有心理学家曾经做过研究,发现在约10分钟的对话内,人们平均会撒2~3个谎。明知圣诞老人不存在还告诉孩子他存在,只是大人们无数谎言中的区区一个。问题是,这样一个谎值不值得撒?

        在国外,对于父母是否应该“骗”孩子有圣诞老人这个话题,学者以及家长有着相当多的讨论。

        支持者认为这根本不能算是“骗”。如果要说这是“谎”,圣诞老人的存在也只一个“白谎” (white lies),即“善意的谎言”,它们对维持社会关系,保护他人的情绪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圣诞老人对孩子和对家庭来说有很重要的意义,家长应该保护孩子的幻想。利物浦阿尔德黑儿童医院的琳达·布林(Lynda Breen)博士认为,圣诞老人是孩子们的有效榜样,对善良的圣诞老人的这种崇拜情感,能够促进慷慨助人的品质在孩子心里生根;孩子们给圣诞老人写信、以及相关的认知活动也会让孩子们将来在思维组织和问题解决能力上获益。除此之外,圣诞节的团体活动让整个家庭参与其中,越发和睦。

        然而,另一些研究者则认为让孩子相信圣诞老人的做法至少是不必要的。埃克塞特大学的克里斯多夫·波义耳(Chirstopher Boyle)博士和新英格兰大学的凯西·麦凯(Kathy McKay)博士在《柳叶刀·精神病学》上指出,圣诞老人是一个大规模的全球性谎言,发现这个谎言背后的真相,可能会让孩子觉得被骗,感到失望。无论他们得知真相是因为父母倦怠了还是别人“剧透”了,这种被蒙在鼓里许久之后出现的大转折,都可能损害亲子之间的信任感。

        美剧《老友记》中,钱德勒在相信圣诞老人存在的孩子面前说出了真相,这让孩子大为吃惊。图片来源:《老友记》

        另一项针对成年人的调查研究显示,父母对孩子说谎的数量与亲子关系的满意度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父母对孩子撒谎越多(无论白谎还是其他直白的谎言),子女所报告的对亲子关系的满意度越低。虽然不能证明其中的因果关系,但在几乎所有父母都对孩子倡导诚实的普遍风气下,家长的谎言很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形象,使孩子不满意。

        要不要让孩子相信圣诞老人?

        那么,当孩子问父母:“爸爸妈妈,世界上有圣诞老人吗?我听说他会在圣诞节给我们送礼物!”父母到底是该直截了当地回答“不,圣诞老人并不存在,他从来都不会来”呢,还是应该说“对啊,他真的会送礼物,但只送给乖小孩噢”?

        此刻,这仍取决于父母希望给自己的孩子呈现一个怎样的故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充分的研究证据表明在圣诞老人这件事情上说谎或是说实话会对孩子的成长有害。

        说实话是个规避风险的选择。这种做法可以免于日后被孩子指责“你骗我!”以及可能随之而来的信任裂痕。如果还是想融入圣诞节的节日氛围,家长们也可以选择用假装游戏的方式来享受节日,比如“我们让爸爸来演‘圣诞使者’吧”,然后孩子同样愉快地得到礼物,依然能借这个幻想的节日人物给家人带来欢乐。

        另一种选择——可能也是多数家长选择的做法——就是陪着全社会一起说圣诞老人是真的,同时也给孩子做好榜样,一起准备迎接圣诞老人。不过,总有那么一天(通常是在小学中期),孩子还是会发现真相。当他们意识到“圣诞老人怎么忙得过来”,或是直接被稍大点的孩子告知“圣诞老人其实就是你爸”的时候,家长就需要小心处理。

        孩子们其实有太多方法能够获得事情的真相。

        在奥斯汀得克萨斯大学研究幻想与儿童发展的心理学教授杰奎琳·乌尔里(Jacqueline D Woolley)认为,当孩子问起家长“圣诞老人到底是不是真的”这种问题,家长一定要好好了解孩子此时对此事抱有怎样的态度。家长可以直接问问孩子:“关于这件事,你是怎么看的呢?”

        如果孩子已经怀疑圣诞老人的存在,他或许已经听闻了许多圣诞老人并不真实的证据,也可能已经做好了准备接受这个现实,那么家长可以坦率地告诉孩子,并和孩子谈谈感受。而如果孩子依旧非常相信圣诞老人的存在,那么家长可以继续保护孩子的幻想,直到时机成熟,比如像上文一样等孩子自己发现,或者是在孩子年龄足够大、内心安全的时候,向他慢慢地透露你们才是圣诞老人的这个秘密。

        结语

        总的来说,从目前已有的科学研究来看,不管是坦诚地说明圣诞老人并不存在,还是维持孩子对圣诞老人年年来的幻想,只要家长给予充足的理解和陪伴,注意与孩子的沟通方式,都可以让孩子愉快地享受圣诞佳节,以及从容地接受可能需要接受的现实。

        那么,如果你的孩子跟你问起圣诞老人,你会选择一个怎样的回答?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