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预期寿命增加以及健康状况的改善,弄清更高龄患者采用抗凝治疗的安全性非常重要。因此,来自瑞典Örebro大学医院的Peter Appelros等在Stroke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结果,他们分析了4个国家综合登记研究的观察性数据(从2006年到2013年)共23356例合并AF的卒中患者,年龄介于80-100岁。第二个目的是为了验乞出血风险和常用药物之间的关系。
1990s发现房颤患者能够从抗凝治疗中获益。EAFT(European AF Trial)和退伍军人服务部非风湿性房颤卒中预防(Veterans Affairs Stroke Prevention in Nonrheumatic AF)两项试验确认了抗凝二级预防的作用。但是,当前随着西方世界老龄化,上述研究的平均年龄相对较低,大约70岁。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因为房颤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有些研究发现随着年龄增长,严重出血的风险也相应增加,许多医生对于高龄患者采用抗凝治疗犹豫不决。因此,EAFT和退伍军人服务部非风湿性房颤卒中预防试验的结果能否推广到老年患者一直存在争论。
有几项研究纳入了老年患者。BAFTA (Birmingham AF Treatment of the Aged)研究是一项年龄大于75岁的随机试验(平均年龄81.5岁)。另外一项Riksstroke(瑞典卒中登记研究,Swedish Stroke Register)中,平均年龄为79.5岁。两项研究显示老年抗凝治疗患者给予抗凝治疗的预后优于未抗凝或仅使用阿司匹林者。
随着预期寿命增加以及健康状况的改善,弄清更高龄患者采用抗凝治疗的安全性非常重要。因此,来自瑞典Örebro大学医院的Peter Appelros等在Stroke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结果,他们分析了4个国家综合登记研究的观察性数据(从2006年到2013年)共23356例合并AF的卒中患者,年龄介于80-100岁。第二个目的是为了验乞出血风险和常用药物之间的关系。
结果发现,所有23356例患者皆合并房颤,6361(27%)例卒中后给予了抗凝治疗。在三个年龄组(80-84岁,85-89岁,>=90岁)皆发现抗凝治疗与降低缺血性卒中复发有关。>=90岁年龄组出血风险增加最明显,但是并没有抵消抗凝治疗的总获益。除了年龄外,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或合并症都不影响抗凝相关出血的风险。非抗凝药物(Drugs other than anticoagulants)未影响严重出血的发生率。
最终作者认为鉴于该研究的患者特点,越来越多的患者应该接受抗凝治疗,并且不会明显增加出血风险。>=九十岁的患者出血风险会有一定程度增加,但是并没有影响总预后。
译者注:对于房颤的患者,年龄越大血栓栓塞的风险越高,同样抗凝相关脑出血的风险亦越高。如何平衡高龄患者的获益和风险是临床医生面临的抉择!个人更愿意积极抗栓治疗,除非除了高龄以外还存在其他出血的危险因素比如多发微出血、淀粉样脑血管病、脑叶出血、不能控制的高血压等等。
文献出处:
Stroke. 2017 Jun;48(6):1617-1623. doi: 10.1161/STROKEAHA.117.016902. Epub 2017 May 9.
To Treat or Not to Treat: Anticoagulants as Secondary Preventives to the Oldest Old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