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一年试运转,6月28日,周良辅院士工作站正式入驻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标志着从此地处上海市城乡结合部的居民除可降低医疗费用、享受三甲医院的优质资源外,还可在家门口挂到著名院士的稀缺资源号;这也是上海市首家落户于医院的“院士工作站”。
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讯 (驻地记者 孙国根)经一年试运转,6月28日,周良辅院士工作站正式入驻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标志着从此地处上海市城乡结合部的居民除可降低医疗费用、享受三甲医院的优质资源外,还可在家门口挂到著名院士的稀缺资源号;这也是上海市首家落户于医院的“院士工作站”。
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创建于1969年, 1995年成为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其神经外科是闵行区特色专科;2000至2014年为上海瑞金医院集团成员单位;2014年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与复旦大学合作共建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命名为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
周良辅是我国著名神经外科领军人物、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长期从事神经外科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在脑肿瘤、脑血管病和颅脑创伤三大领域有突出贡献;主办全国学习班82期,为我国培养了2815名神经外科专业人才;在难治性脑肿瘤和脑动脉瘤的手术治疗方面作出开创性的贡献,将这两类病由“不治”变为“可治”,并极好地解决了颅内难治性海绵状血管瘤和脑干血管母细胞瘤手术治疗这一国际性难题;尤其在脑胶质瘤疗效研究中取得的成果,被世界神经外科联盟赞誉为具有里程碑意义;曾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012年成为世界神经外科联盟年度人物,并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上海科技功臣等称号。
图一 6月28日,周良辅院士工作站在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揭牌时场景(孙国根摄)
图二 揭牌仪式后,周良辅院士应邀作“负压和低压性脑积水:它被我们忽略了吗?”学术报告(孙国根摄)
据悉,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属二级医院,神经外科只能开展一至三级手术,院士工作站试运转前,虽年手术量约300台,但大多为颅脑创伤和高血压脑出血等一、二级手术,每年开展的三、四级复杂、高难手术很少。自院士工作站成立以来,该院开始收治高难度的四级手术患者,这样,既提升了医院神经外科的软实力,又解决了患者在三级医院看病难问题。据统计,院士工作站试运转一年,年手术量416例,较2014年同期增长24.55%(其中三级手术242例,增长9.5%;四级手术46例,较同期增长84%);危重病人抢救人次645例,同比增长29.26%;抢救成功人数为629例,较上年增长30.23%。
如一82岁男性患者,头部摔伤2小时后因头痛入院。入院时病情尚平稳,第3天突然出现意识障碍加重,右侧瞳孔散大,脑疝征象形成,继而心跳、呼吸骤停,生命危在旦夕。神经外科急予心肺复苏,后在院士工作站专家团队的指导下,实施急诊全麻硬膜下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手术顺利;术后,患者出现肺部感染,予以抗感染治疗,病情逐渐趋于平稳; 2月后好转出院。像这种高危病人,如没有足够的底气,很难将患者从死亡边缘拉回来。
另一54岁女性患者,因突发神志昏迷1小时入院。入院头颅CT提示双侧脑室出血,急行脑室穿刺引流术。后诊断为烟雾病,动脉瘤。烟雾病是目前全球医疗界还无法彻底治愈的疾病,治疗难度大,死亡率很高,但该院在院士工作站专家的指导下,治疗并发症,积极对症处理,终于挽救了患者生命。
据悉,该院神经外科收治患者很大一部分为危重患者,病情复杂且恶化快。2010至2014年期间,该科危重症患者死亡率约为25-30%,住院总死亡率约为10%。自院士工作站建立以来,收治的颅内肿瘤患者日益增多,但在院士工作站专家言传身教下,该院对手术患者的术前、术后的管理有了新认识,大大提高了对重症、复杂患者的治疗水平。据统计,2015年度神经外科患者死亡率较2014年度下降2.6%,重症患者预后不良发生率较上一年度降低3.5%。
据记者了解,院士工作站试运转期间,该院的品质和声誉有了明显提升,因二、三级医院在医疗价格定价上有差异,可大幅度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神经外科平均每月开展4至5台三、四级复杂手术,这类手术如在三级医院进行,每位患者平均需支付6至7万元的治疗费用,且大多需等待1月后才能入院。如今在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神经外科院士工作站,这类患者自确诊到入院的平均时间仅为3天,平均住院费用约4万,可为患者节省近40%的经济负担,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和欢迎。
目前,该院神经外科高难度手术量正呈几何级增长,颅内肿瘤、颅内血管畸形等需要接受复杂手术的患者已占在院总患者数的20%,该比例甚至超过了国内部分三级医院神经外科。由于在患者中有了良好的声誉,该院已吸引上海市及周边地区需要接受复杂颅脑手术患者前来治疗;同时,减轻了三甲医院的压力。
据悉,由于患者人数太多,周良辅院士每周只有一次专家门诊,每次仅限10名患者,所以很难约到他的专家号。但有了院士工作站后,原该院神经外科主任、院士工作站负责人王建清副主任医师与周院士团队直接建立了微信通信联系,患者经诊断筛选后,如确定为疑难病例后,会通过微信将患者的病史、体征以及头颅MRI影像等资料传输给周院士团队,次日,周院士就会将诊断结果及如何治疗告知;如不能明确诊断,需面见患者本人,则直接预约周院士专家门诊。
记者在该院看到了一封来自河南患者家属的感谢信:我是一位脑瘤患者的家属,今年4月,我家孩子在郑州住院后,虽跑了好几家大医院,但一时均不能确诊是何种恶性肿瘤,欲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看门诊,但根本挂不上专家号。得知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有院士工作站后,我们马上转院前来。该院院士工作站及时为我们联系了周良辅院士,第一时间请他看片和诊断,周院士亲自、及时制定治疗方案。目前,孩子已出院在家休养。非常感谢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非常感谢院士工作站这个平台,让我们普通病人也能得到院士治病的机会。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该院神经外科医生也已与院士工作站专家建有微信群,如有需求,可迅速联系;有些患者病情严重,如需专家、教授会诊,该院还建立了24小时专家双向会诊制度。
如一42岁男性患者,因在工地高空坠落致昏迷40分钟,当晚22:35分来该院急症。来院时患者鼻腔、188体育平台论坛 大量出血,血压偏低,医务人员紧急予以气管插管;稳定生命体征后,该院神经外科医生将患者的目前病情及头颅CT等简短的病情视频发至微信群,并第一时间电话通知院士专家成员,10分钟后院士专家成员就将诊断治疗意见发回。由于手术及时,患者转危为安;3周后病情好转出院,并进入康复治疗。
王建清告诉记者,院士工作站注重人才梯队建设,除派遣骨干主治医师至三级医院进修学习外,周良辅院士及工作站专家成员定期来该院教学查房、开展危重症、疑难症病例讨论,提出非常中肯的意见。教学查房时,针对每例患者都会提出诊断、治疗的重点,指出不足,显著提高了查房水平;还定期开展讲座,指导医护人员如何精确检索医学文献、如何书写医学论文,以及如何关注当前神经外科在国内外的新进展,大大拓宽了该院神经外科医生的知识面。去年,除常规工作外,共开展院士教学查房3次,教授教学查房3次,疑难病例讨论8次,疑难患者会诊12次,教学讲座4次,手术教学15次。
院士工作站试运转期间,首先规范了神经外科诊疗预案以及诊疗流程,如建立了大脑半球胶质瘤诊疗流程、垂体腺瘤诊疗流程和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诊疗流程和神经危重症处理规范,建立了重症监护病房诊疗常规和患者抢救制度,严格规定“病人抢救应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辞抢救。必须全力以赴分秒必争,并做到严肃认真、细致准确,详细及时记录。涉及其他科的疾病的,有主诊科室负责邀请有关科室参加抢救”等。
据悉,以往患者在该院的平均住院日为14天,自院士工作站试运转以来,加强了对危重症的管理,严格用药,加强护理的力度,目前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已下降为12天。但由于医护人员短缺,工作量大,护理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脑出血患者压床现象严重,院方表示,今后将增加护理人员,加大医护比例,合理分流病人,争取将平均住院日下降至10-11天。
该院院长夏景林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与闵行医院合作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1992年双方就已开展了共建工作。周良辅院士工作站正式揭牌后,我们将以周良辅等专家知识传承和创新指导作为突破口,建设涵盖颅脑外伤、神经肿瘤、血管疾病谱为主导的临床工作体系。一方面,医院将以院士工作站为平台,建设高水平和有影响力的神经外科教学和示范基地;通过专家来院指导、派遣医疗骨干去华山医院进修学习、引进人才等方法,实现人才双向流动,建设一支高素质、广视野、有能力的临床人才梯队,逐渐培养起一支严谨、有创新能力,具备国际视野的科研队伍;另一方面,院士工作站将进一步拓展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的救治能力,继续探索新医改模式,建成二、三级医院联合体,让患者在二级医院进一步享受到三级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把分级诊疗落到实处,切实给百姓看病带来方便和实惠。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