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

孕产妇的心理健康对家庭影响重大(二)

作者:文馨 整理 来源: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日期:2012-12-30
导读

         研究结果显示,当儿童在第一年的生命中得到足够的抱持和安全的时候,他们在今后的人生中就会获得足够的工具来达到他们的自主性和分离。什么叫自主性,什么叫分离。人只有独立了才能成长,人只有能够自主才能够自由,有了独立、自主和自由,人才能够幸福,大家是不是都是来找幸福的。所以这个在婴儿最初第一年给他们足够的这种情感上的安全,这个是尤其重要。

  这样的儿童被认为是具有破坏性和难以相处的孩子。当他跟幼儿园小朋友互动,或者上学,这样会显露出来。淡漠型或者是说那种回避型。如果父母对于孩子的困扰很少或者是没有反应,并且不鼓励哭,鼓励独立,这样的情境下,你可能跟孩子互动出的这种淡漠型的,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孩子有哭,有挣扎,有情绪反应的时候,你没有反应,你什么时候都没反应,跟前面那个不一样,前面那个是你心情好,就反应,心情不好就不反应,但这种是什么呢,你什么时候都没反应,还有一点是不鼓励哭,他一哭,你就说不许哭,自己去弄,有什么可哭的,有什么难的,去自己弄,这样的情况,你互动出的那个孩子就变成了什么呢,他很少去关注母亲的行为,即使他跟你在一起,并且在自由活动的时候,和其他不同程度的压力下,与母亲的身体接触少,交谈少,对陌生人表现出特别有兴趣,对陌生人有兴趣,这样的孩子,就是说他跟家里人不亲,一出去见着陌生人特开心,这样的孩子。不哭泣,然后悲伤程度小,就是我说如果你的孩子一送到幼儿园第一天就特开心的那个,也许,不是一定,有可能是这种淡漠的。因为跟你,你是不希望跟他有很多情感互动和连接的,索性他自己也会去关闭这样的一种能力。

  淡漠型的孩子被评价为孤独的,缺乏社会交往的。还有一种混乱型,有害怕或者是令人害怕行为的时候,或者是干涉行为,退缩行为,消极角色混乱,情感交流错误或者是虐待,这样的父母互动出的孩子,对孩子来讲,他对父母有较多的身体接近,或者是接触,与陌生人的交往少,不友好,一部分儿童的分离和重聚的时候表现出混乱,不适宜,既亲近母亲又反抗母亲的矛盾行为。这个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会发现当你回来的时候,那个孩子就打你,什么意思,他是矛盾的,就是说他的内心是希望能够你回来他很开心,但是他的反应是什么,用打的方式告诉你,你为什么走,你为什么离开我,为什么这个时候看不到你,这个是矛盾的,安全型的孩子会怎么样呢?他会偎在你身边哭,掉眼泪,但是这样的孩子,混乱的,他是用这样的方式去表达他不想让你离开他。这个地方我觉得挺重要,是说实验表明依恋的代际传承达到了75%,这个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父母的成人依恋的模式,指的是说父母,就是在你的孩子出生前,你是什么样的依恋模式,那么和孩子一岁时候的这个一个陌生人情境的一个实验的结果表明,代际传承达到了75%,就是说你在你有孩子之前,你成人是什么样的依恋模式,75%的可能性,会传承给你的孩子,你的孩子跟你的依恋模式会有很多的相似。

   成年人的依恋模式对孩子的影响

  我们来看看成年人的依恋模式对孩子的影响。如果你是自主和安全的,那么你的孩子依恋模式是安全型依恋,如果你是拒绝型的,你的孩子就是那种焦虑和回避型的,如果你是那种过度卷入的,孩子就是那种矛盾型的,如果你是未解决的,你有很多创伤,有很多未解决的议题,可能你的孩子就是紊乱型的。这个是一个对照。我们说,怎么样建立安全型的依恋。第一是时机,你要知道依恋形成的阶段是在什么时候,孩子出生6周以后,6周-8个月是正在形成依恋阶段,他正在形成过程中,明确的已经形成是在6个月-8个月,一直到他两岁多有,这个过程一直是在形成,所以你要留意最初这个6周-8个月这个时候是非常重要的,另外一个是质量,其实有的时候妈妈她们也有焦虑,说我要上班,有很多事情,我也没有办法带孩子,我通常的建议是说,我觉得质量比数量更重要,每天都在家,但是你一边看电脑,一边孩子在这儿喂奶,拿奶瓶处在这儿,或者说抱着孩子,他在吃母乳,你就一边看电脑,你是天天跟他在一起,但是你没有质量,你就不是刚才第一张那个图片,你不是用眼睛,你的表情,所有你的情感跟他在一起,所以质量比数量更重要。

  还有就是要关注孩子自身的特征,每一个孩子有他们各自的特质,所以不能用一个标准去衡量。与父母生活的家庭环境也是尤其重要的,比如说,父亲的压力,焦虑水平,还有你的家庭环境的不稳定,不安全,还有就是你现实的有可能一些工作,婚姻,经济,各方面的压力,这些都是一个外在的,就像我们前面说的,一个大环境,可能会带来的一些冲击,这个时候我们父母要怎么样呢,我们自己要能够首先hold住你自己的焦虑,然后你还要注意,我想你只有hold住,你才能够做到前面我们刚才说的那些,如果你hold不住,前面说的那些是没有办法实现的。

   亲子互动不同阶段有不同方式

  亲子关系是一个桥梁,关系的质量是影响沟通的这种效果,我们打个比喻,你跟他的关系就像桥梁,或者说像个花盆,什么意思呢?就是花盆里那个土壤,孩子是种子,你唯一能干的事情是定时给它晒太阳浇水,去让它有适度的湿度、温度,这种情境下,那个孩子,那个种子自然的,因为人有这样的本能,人是有自然向上的这种成长的潜能,自动的自己就可以去成长。另外一个这个关系互动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止不变的。这个我想说什么呢?随着孩子成长的年龄,不同的阶段,你跟他的互动是有不同的方式,我们经常再来我们咨询的,我们咨询室看到的,25岁,35岁,那个妈妈带着她的儿子来咨询,然后呢,通过了解一些信息,发现他妈妈依然把他当作5岁在照顾,我们说,当然永远都是你的儿子,你永远都是很关心他,很照顾他,然后你牵挂他,是这样吗,但是你可以想象一下,你怎么去我一个1岁的孩子,和你怎么去爱5岁,15岁,25岁的一个孩子,那是不一样的,如果你应用的是一个方式,那么你可以想象那个代价,就是他永远停留在5岁,停留在3岁,这个就是代价。

  语言和语气都是非常重要的,我刚才说给大家介绍的婴儿日记的录像,大家回去看,因为我自己也会去观察一些婴儿的家庭,刚出生的,我就会发现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当我是一个旁观者的时候,我就看得清,比如说孩子一哭,妈妈说,他饿了,赶紧给他喂奶,姥姥说,他尿了,是不是得换尿布,爷爷说是不是没吃好,是不是肚子疼。所有这些一个刚一个月两个月的一个婴儿,一个哭,会有那么多不同的反应,你们说到底那个孩子怎么了。怎么了?知道吗?大家都很谨慎,都很聪明,答案是什么呢?不知道。为什么妈妈说他饿了,为什么奶奶说他尿了,所有那些是怎么回事?是我觉得他饿了,是这样吗,我觉得他冷了,我觉得是哪儿来的,是从我这儿来的,比如通常老人总会说,太冷了,穿这么少,为什么他说冷,他冷,他就说孩子冷,这个时候,到底孩子冷不冷,不冷。为什么你说不冷,是不是因为你不冷。可以这么说吗。但是我想说的是什么呢,就是说这个时候你要回到我们前面说的,你要先看,先等一等,先观察一下,你先想想,他上一次什么时候吃的,尿布什么时候换的,衣服看看今儿这个天,或者这个温度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再观察一下孩子的反应,那么我想有经验的妈妈们都知道,那个哭是不一样的哭,你能不能能够分辨什么时候他在玩,什么时候是本能的,什么时候是饿的不行,急的哭,什么时候是在那儿撒娇,同样一个哭,唯一能做的是先等一等,听一听,看一看,然后再试着,是喂点奶,还是看看是不是尿布该换了,尝试着,所以再回来,刚才我说的是小小婴儿,就是一岁之内,半岁之内,但是你一到了一两岁之后,通常我们父母,家人的语言是什么,别动作,放下,别去,不要做,应该这样,应该那样,是吗。所有这些你这个词和你这个语言就是在禁止他,我想说,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能够学习好,你就在这个时候千万不要禁止他,不要禁止他捣乱,什么叫捣乱,那个小孩一岁多,坐在婴儿椅上,吃饭,拿个勺子,扔地下,你捡起来了,又扔地下了,家长说烦,别拿了,放边上吧,我跟你说他这个探索创造性这样的能力被你给抑制了,等他上学,你千万不苛求他,你怎么一点没有探索的心,一点都不上进,一点都做错了题不好好想想,那是因为最初他探索的时候,你不让,你觉得麻烦,那么为什么是叫探索,扔一个球,跑了,这个有意思,这个好玩,我还得再试试,拿来一个,这个怎么这个声,一会儿我把这个杯子,为什么那个声,这个有意思。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