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凌晨1点,湘雅医院新生儿科1名出生后21天、胎龄仅27周、出生体重仅1050g的极早早产儿宝宝突然病情加重,出现心率增快、胃潴留、腹胀、肠鸣音消失等危急情况,考虑为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通过新生儿科、小儿外科等多科专家急诊手术治疗,宝宝终于转危为安。
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讯 大年初一凌晨1点,湘雅医院新生儿科1名出生后21天、胎龄仅27周、出生体重仅1050g的极早早产儿宝宝突然病情加重,出现心率增快、胃潴留、腹胀、肠鸣音消失等危急情况,考虑为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通过新生儿科、小儿外科等多科专家急诊手术治疗,宝宝终于转危为安。
然而除夕晚上,正当医师们行常规查房时发现宝宝心率增快,经仔细查体发现宝宝虽然肠鸣音稍减弱,但腹软、无明显腹胀,于是立即为其禁食、补液、胃肠减压,并予以抗生素、抗感染等一系列治疗。
此后,医师们一直守候着宝宝,时刻观察病情变化。凌晨1点后,宝宝出现腹胀并逐渐加重,胃管内引流出棕褐色液体。情急之下,放射科医师为宝宝紧急实施了床旁腹部X-照片检查,结果显示宝宝腹部出现明显的肠胀气,同时发现肠壁出现积气现象。
新生儿科岳少杰教授、曹传顶主治医生和小儿外科宰红艳副教授会诊后,认为宝宝患有突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考虑到病情进展非常迅速,随时有肠穿孔的危险,专家们决定立即实施手术治疗。
据悉,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早产儿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引起新生儿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的患儿中,NEC的发病率是1%-7%,其中90%是早产儿,而且胎龄越小风险越大,死亡率高达10%以上。如果发生穿孔,死亡率则高达到40%。
次日上午,经过完善的术前准备,专家们在术中发现宝宝自屈氏韧带以下30厘米处小肠起直到横结肠多处有点状片状坏死,并可见多处肠壁积气,阑尾坏死,但整个肠道未发现穿孔。
专家表示,若不及时手术治疗,会发生肠道坏死穿孔,这将极大地增加救治难度,甚至会导致宝宝的死亡。
幸而在新生儿科、小儿外科、麻醉科、手术室、放射科医护人员的通力合作下,宝宝终于成功接受了手术治疗,且目前生命体征平稳。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