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和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儿科研究人员共同发表论文,旨在探讨安全有效的VLBWI胃肠道内喂养方案。研究指出,依据评分体系制定的VLBWI喂养方案可以在不增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的前提下,显著加快VLBWI的喂养进程,尽早达到足量喂养,缩短肠外营养的时间。该文发表在2012年第07期《中华儿科杂志》上。
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和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儿科研究人员共同发表论文,旨在探讨安全有效的VLBWI胃肠道内喂养方案。研究指出,依据评分体系制定的VLBWI喂养方案可以在不增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的前提下,显著加快VLBWI的喂养进程,尽早达到足量喂养,缩短肠外营养的时间。该文发表在2012年第07期《中华儿科杂志》上。
本研究经北京协和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儿其家长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根据影响喂养的各种因素与达到足量喂养时间的相关程度赋予不同分值,从而制定相应的评分体系,并制定VLBWI胃肠道内喂养方案及监测方案。对比应用评分法前后VLBWI胃肠道内喂养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应用评分法前的VLBWI为A组,应用评分法后的VLBWI为B组.A组48例,胎龄(30.0±2.1)周,出生体重(1173±170)g;B组48例,胎龄(30.3±1.7)周,出生体重(1133±238)g。两组的胎龄、出生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比例显著高于A组(44/48 vs 35/48,P=0.016),B组脐静脉置管时间显著长于A组(12.0 vs5.5 d,P=0.000),其他各种并发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开奶日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的开奶量、第3、7、14、21、28天奶量较A组显著增多[5.6 vs3.5 ml/(kg· d),P=0.008],[12.3 vs 5.7 ml/(kg·d),P=0.000],[29.1 vs 8.9 ml/(kg· d),P=0.000],[62.5 vs 44.6 ml/(kg·d),P=0.020],[98.1 vs71.5 ml/(kg· d),P=0.005],[128.0 vs102.4 ml/(kg·d),P=0.011].B组达足量胃肠道内喂养时间较A组显著缩短(26.7 vs 32.9 d,P=0.007)。两组可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确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比例较A组显著减少(0/48 vs 4/48,P=0.041).两组应用氨基酸的总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应用脂肪乳的总量显著低于A组( 50.3 vs 73.9 g/kg,P=0.000)。B组应用胃肠道外营养时间显著短于A组(31.5 vs 37.8 d,P=0.016),两组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较A组较早开始增长体重[5.0(4.3,6.0)vs 5.0(5.0,7.0)d,P=0.028]、较快恢复出生体重(9.2 vs 11.6 d,P=0.001)、第2周增长的体重较多( 178 vs 138 g,P=0.020)。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