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了解孕母与新生儿维生素D水平及相关的影响因素。研究指出,孕母及其新生儿的维生素D水平普遍较低,以春季最低;含维生素D制剂及富含维生素D食物的摄入可改善维生素D营养状况;孕母-新生儿25-(OH)D水平呈中度正相关,当孕母25-(OH)D水平≤25 nmol/L时,则两者相关性不明显。该文发表在2012年第07期《中华儿科杂志》上。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了解孕母与新生儿维生素D水平及相关的影响因素。研究指出,孕母及其新生儿的维生素D水平普遍较低,以春季最低;含维生素D制剂及富含维生素D食物的摄入可改善维生素D营养状况;孕母-新生儿25-(OH)D水平呈中度正相关,当孕母25-(OH)D水平≤25 nmol/L时,则两者相关性不明显。该文发表在2012年第07期《中华儿科杂志》上。
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499名30 ~37周孕龄的母亲和配对新生儿脐血的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浓度,并采用直线相关和回归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进行关联性和相关影响因素的横断面分析。
孕母血清25-(OH)D水平为(33.0±13.4) nmol/L,新生儿为(31.0±12.5)nmoL/L,分别有88.8%的母亲及91.2%的新生儿血清25-(OH)D水平<50 nmol/L.孕母及新生儿25-(OH)D水平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均P=0.000),春季最低,98.6%的孕母和99.3%的新生儿25-(OH)D水平<50 nmol/L;秋季最高,但仍有64.0%的孕母及75.O%的新生儿<50 nmol/L.除季节外,孕期钙维生素D合剂补充和蛋类摄入≥600 g/周有利于提高孕母维生素D水平[ 25-( OH) D≥50 nmol/L](OR值分别为2.3、3.4,均P =0.000)。孕母-新生儿25-(OH)D水平呈正相关(r=0.45,P=0.000),当孕母25-(OH)D水平≤25 nmol/L时,则两者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