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快讯
高血压,我们时代最沉重的慢病负担……
1. 高血压,我们时代最沉重的慢病负担 当今,科学昌明:工业革命和近代化进程的成就,使人类的疾病病谱产生了惊人的改变;受以“硅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革命浪潮”和以“碳基”为基础的“生命科学技术革命浪潮”的强劲推动,人类的平均寿命得以大大延长,但我们正在面临着新的挑战:[详细]
世界高血压日:关于血压您应了解这些事
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5月17日定为世界高血压日。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也是诱发各种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详细]
高血压日 | 亚洲特供:中国走脑,欧美走心
高血压是世界范围内死亡的主要原因和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或药物治疗降低血压可降低心血管事件。[详细]
高血压日 | 亚洲人血压老波动,不是好事儿
在最新一期的《高血压杂志》(Hypertension)中,日本自治大学Kazuomi Kario与上海瑞金医院的王继光教授讨论了2017年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脏病学会( AHA / ACC )高血压管理指南的实际可行性,以及实现亚洲零心血管事件目标的血压预防、检测、评估和管理的理想方向。[详细]
焦点新闻
高血压合并这8种常见情况,如何选择降压药物
了解高血压特殊合并症的治疗原则,有利于临床医生合理的选择降压药物,更好的控制患者血压及并发症,从整体上提高我国高血压的控制率。[详细]
高血压的症状你了解吗?调查显示80%的高血压
【高血压的症状】定期检查血压是很重要的,因为有的人虽然已经患有高血压,却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如果血压达到危险水平,患者可能会感到头痛或出现流鼻血的症状。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没有高血压的迹象或症状,这就是为什么高血压被称为“沉默的杀手”。[详细]
治疗高血压:谁应该用新药?谁应该用老药?
许多初患高血压的朋友常常认为,能不吃药尽量不吃药,吃上药就不能停了;需要吃药时不要使用“太好的”降压药,用一些老药就足够了,给将来留有余地。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高血压一旦发生,就开始对人体产生危害。此病一经诊断,就应尽早采取切实有效的治疗手段。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降压治疗的目的是保护心、脑、肾等靶器官([详细]
控制清晨高血压等于救命!
清晨高血压,是家中有老人的家庭最应该注意的。因为心血管病多发于凌晨时分,及早预防急性发作的清晨高血压,就等于治好了一半。[详细]
患者的悔恨:不把高血压当回事,我差点送命
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2.7亿人。去年5月至8月,中国高血压联盟为50万高血压患者测了血压,发现血压控制达标率只有23.8%。控制率较低,与人们对高血压的认识存在较多误区有很大关系。[详细]
<世界高血压日> 继发性高血压 世界高血压日>
继发性 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是某些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症状之一,当原发病治愈后,血压也会随之下降或恢复正常。继发性高血压除了高血压本身造成的危害以外,与之伴随的电解质紊乱、内分泌失衡、低氧血症等等还可导致独立于血压之外的心血管损害,其危害程度较原发性高血压更大,早期识别、早[详细]
世界高血压日:知晓你的血压,学习五步自测
高血压会加大心脏病发作、中风和肾衰竭的风险,中国有超过半数的心脑血管病发病与高血压有关。并且若不加以控制,高血压还可造成失明、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如果存在 等其它心血管危险因素,发生这些并发症的风险会更高。[详细]
小心高血压爆血管!专家支招3C防治法
一般民众通常都是到医疗院所才会量血压,但不少人会出现白大褂恐惧症,看到医护人员血压就不自觉飙高。专家提醒,18岁以上的民众每年至少要量一次血压。另要掌握血压3C原则,包括规律测量、改变习惯和控制血压。[详细]
防治研究进展
高血压合并这8种常见情况,如何选择降压药物
了解高血压特殊合并症的治疗原则,有利于临床医生合理的选择降压药物,更好的控制患者血压及并发症,从整体上提高我国高血压的控制率。[详细]
Lancet:血管内超声肾神经切除术用于高血压
Lancet:血管内超声肾神经切除术用于高血压治疗[详细]
人为何多合并有高血压?该如何选择降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门诊就诊的2型 (T2DM)患者中约30%伴有高血压[1],高血压是众多T2DM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控制高血压可显著降低 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风险[2]。[详细]
痛风伴有 、高血压、高血脂怎么办?
与痛风一起狼狈为奸的「三大恶人」—— 、高血压和高血脂。它们和痛风一样,同属于生活习惯病,一旦惹上了其中的一个「恶人」,另外的几个「坏兄弟」也常常会悄然向您逼近。[详细]
J Hypertens:胶原生物标志物预测血压正常者
与细胞外基质(ECM)增加相关的血管重塑发生可能先于高血压。Ⅲ型前胶原N端前肽(PIIIN)和I型胶原羧基端肽(ICTP)反映胶原周转情况,在ECM重塑中起重要作用。[详细]
治疗高血压:谁应该用新药?谁应该用老药?
许多初患高血压的朋友常常认为,能不吃药尽量不吃药,吃上药就不能停了;需要吃药时不要使用“太好的”降压药,用一些老药就足够了,给将来留有余地。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高血压一旦发生,就开始对人体产生危害。此病一经诊断,就应尽早采取切实有效的治疗手段。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降压治疗的目的是保护心、脑、肾等靶器官([详细]
高血压引发精神症状 什么情况?
31岁男性,以“头晕4个月”为主诉入院。4个月前于情绪紧张后出现头晕,每次持续十几分钟至半小时,伴大汗,休息后可缓解。[详细]
明确引起高血压的原因,这五项检测你必须知
一、高血压五项检测 1 醛固酮(ALD) 醛固酮分泌增加提示可能与以下临床病症有关:[详细]
研究发现,暴露于子宫中的空气污染会引发儿
美国心脏协会的高血压杂志发表了一项对吸入高浓度微粒污染的孕妇的研究,这种污染是世界主要城市地区的朦胧空气。他们调查了1,239名母亲和他们的孩子,他们的年龄在3到9岁之间,住在马萨诸塞州的博顿。[详细]
爱吃烤肉 易患高血压
据美国“健康日”网站报道,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者发现,经常吃高温烹饪的肉与患上高血压的风险升高之间存在着联系。[详细]
阜外医院副院长蒋立新:控制高血压,消除四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世卫组织数据显示,每年全球约有17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约占总死亡人数的三分之一,其中80%发生在低中收入国家。而在这些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中,有940万死于高血压并发症,至少有45%的心脏病死亡和51%的脑卒中是由高血压导致。[详细]
控制高血压 谨记6多3少原则!
高血压有年轻化趋势,但是,有的人认为,过早用药反而有可能出现终生服药的情况。其实,对高血压患者,只有服药才能有效降压,加上饮食和运动双管齐下,才能达到真正降压目的。[详细]
别再舌下含服硝苯地平,高血压亚急症要这样
很多同行们都会遇到在病房值班时遇到病人血压突然升高的情况,这种时候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至关重要。今天我们就来谈这个非常实用的话题。[详细]
小心高血压爆血管!专家支招3C防治法
一般民众通常都是到医疗院所才会量血压,但不少人会出现白大褂恐惧症,看到医护人员血压就不自觉飙高。专家提醒,18岁以上的民众每年至少要量一次血压。另要掌握血压3C原则,包括规律测量、改变习惯和控制血压。[详细]
2018 加拿大高血压指南:妊娠高血压的管理
妊娠期高血压比较常见,本文主要内容包括妊娠期血压测量和诊断,妊娠期非严重高血压的管理以及妊娠期严重高血压的管理。[详细]
蒋立新:高血压药物治疗的4大误区,如何避免
在第四十个世界高血压日来临之际,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助理、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蒋立新教授对高血压病的现状、危害、预防的好处、服药误区做了详细介绍。[详细]
抗高血压治疗对高危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和
在坎地沙坦抗高血压生存评估日本(CASE -J)试验中,接受氨氯地平的高血压患者与接受坎地沙坦治疗的患者相比,心血管风险相似。[详细]
J Hypertens:血清尿酸对日本在职男性高血压
尿酸水平升高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有关,这可能与合并症混淆。近日,高血压领域权威杂志Journal of Hypertension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分析了血清尿酸对日本在职男性高血压风险的影响。[详细]
JAHA:房颤女性患者更容易发生妊娠高血压疾
房颤在女性中发病率很高,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重塑,尤其是高血压。妊娠高血压疾病(HPDs)与未来高血压的发生及心脏重塑相关。本研究旨在评估比较房颤女性患者是否更容易发生妊娠高血压疾病。[详细]
JAHA:妊娠高血压可增加孕妇心血管疾病发生
子癫前期和妊娠期高血压(GH)是最常见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癫前期被证实与心血管疾病(CVD)发生风险相关,但GH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的相关性尚未被阐明。[详细]
高血压病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
精神障碍患者中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患病率明显升高,焦虑抑郁是常见的精神障碍类型,且焦虑症通常与抑郁症并发,两种疾病同时存在进一步增加了心血管疾病患者以及健康人群的死亡风险。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焦虑症患者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升高,此外,高血压患者的焦虑风险高于无高血压的患者。[详细]
为什么将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降为130/80 mmH
我是一个呼吸科医生,平日里门诊最多的是胸腔积液、哮喘和慢阻肺的患者。但就研究方向而言,我唯一的学术兴趣自2003年以后就只集中在胸腔积液这一亚专科。除了与胸腔积液直接有关的论文,我绝对不希望我的姓名出现在其他方面的论文的作者署名里。[详细]
叶酸可能是高血压患者的神奇补充剂!
根据美国心脏病学院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与每日服用依那普利的患者相比,每日服用依那普利和叶酸的高血压成人患者的首次卒中风险降低了73%。[详细]
评论
copyright©中国医学论坛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1486号
京卫网审[2013]第0193号(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