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身上都有自闭症或精神分裂症的特征!

一个由马克斯普朗克心理语言学研究所、布里斯托大学的Broad研究所等领导的国际研究小组,通过上万个人的筛选,为自闭症、精神分裂症风险相关的基因与发育发展过程中影响沟通能力的基因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新的见解。

研究人员研究了青春期至中年时期,患这些精神疾病的风险和社交能力之间的遗传重叠部分。他们发现,影响童年时期社会交往问题的基因与自闭症风险基因有重叠,但这种联系在青春期减弱了。与此相反,影响精神分裂症风险的基因与影响社会能力的基因,关系最密切的时期是在青春期后期,与精神分裂症的自然病史相符。研究结果于1月3日发表在《分子精神病学》杂志上。

时间造成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对立的精神疾病的发生风险与不同的基因密切相关,两者都影响社会交往技能,但对社交技能的最大影响出现在不同时。”Beate St Pourcain解释道。

很多人身上都有自闭症或精神分裂症的特征

患有自闭症的人,在与他人交往和理解社会暗示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同时又是强迫性的僵化的思考者,同时还有强迫性兴趣。与此相反,精神分裂症的特点是幻觉、妄想和严重紊乱的思维过程。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在中等程度上,这些特点和经历中,很多都可以在典型的发育中的儿童和成人身上看到。换句话说,正常和反常行为之间有潜在的连续性。

全基因组分析的最新进展有助于更精确地描绘精神疾病及其相关症状在未受影响人群中的遗传结构。

解密精神疾病

“对性状和疾病之间的遗传关系进行发育敏感分析,可能有助于解开精神疾病之间那些明显的行为重叠。”ST泊坎评论说。

自闭症因大脑太高能躲进自己的小世界

这是一个挑战对自闭症传统观念的理论,一提起自闭症,人们就会想到一个社交困难、对周围事物理解有问题的孩子。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些为诊断为自闭症的孩子实际上是机能亢进,具有超高能的大脑,对周围的刺激十分敏感。

现在,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结果显示,具有自闭症的大鼠对生长环境异常敏感,研究人员指出,它们就像是兰花,需要一定的特殊条件才能正常生长。他们表示:“这些发现与自闭症的世界强化理论(Intense World Theory)相符,这一理论认为自闭症的大脑会处理和储存过多的信息。”

2007年,Kamila Markam、Henry Markam和Tania Rinaldi提出了自闭症的世界强化理论,他们认为自闭症患者的大脑因为高能让他们的世界变得太过强化以至于难以接受。人们为了主动避免这种强度采取了一系列的策略,因此患上了自闭症。该理论预测自闭症的孩子为了自我保护,会撤退到一个自己可以控制的小世界中。

在最新研究中,科学家们找到了支持这一理论的证据。他们指出:“有人提出自闭症是因为神经发育早期形成的超连接的神经微型回路,这会导致感官信号处理、记忆形成的放大以及过度情绪化。这些自闭症大脑的异常特征会让世界过于强烈,甚至是让人厌恶。”

研究人员用valporate在大鼠中建立自闭症模型后,将它们置于3种不同环境:普通笼子、充满不可预知事件的笼子和充满可预知事件的笼子。在后两个笼子中有滚轮、玩具和可躲藏的地方。在不可知情况下,研究者们会定期清理笼子,更换玩具并重新布置,而在可知情况下,研究者们清理完笼子后还会把里面的东西恢复原样。

结果发现服用了valporate的大鼠比对照组的大鼠对周围的环境更敏感,而生活在可知环境中的大鼠并没有出现像不可知环境中大鼠一样焦虑和恐惧的表现。这些结果说明环境中的变化会恶化自闭症的症状。

研究人员还指出,生活在一成不变的环境中可以预防自闭症症状的出现,这可能为治疗该病提供了可参考的方法。

研究者Kamila Markam表示,人们应该改变对自闭症的看法,“人们不应该再将自闭症视为一种缺陷,这些孩子因为机能亢进而无法承受周围环境。如果明白这一点,那么对待他们的方式也会不同。”

中国自闭症发病率正不断攀升!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被归类为一种由于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其病征包括不正常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兴趣和行为模式。联合国大会为提高人们对自闭症和相关研究与诊断以及自闭症患者的关注,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关注日"。

在我国,自20世纪末以来,自闭症经历了由罕见病到流行病的转变。《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报告显示,目前中国自闭症患病率和世界其他国家相似,约为1%,自闭症患者已超1000万,0到14岁的儿童患病者达200余万。该报告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自闭症发病率正不断攀升,患者已超1000万。

造成孤独症的确切原因还不清楚,主要与遗传基因相关,环境因素可能参与致病过程,但与父母亲的教养没有关系。如果生过一胎是孤独症的妈妈再次怀孕后,第二胎仍然是孤独症的概率高达10%。

请全社会,尤其是老师们,多关注自闭症

大家好,我是曲韵,从2004年开始学习发展心理学以来,我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已经十几年,尤其是在北京新世纪儿童医院工作的时候,我深有感触的是:我们的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先天非正常状态认识不足,认为孩子全都差不多。

就拿自闭症来说,除非特别严重的,因为不会说话,才在两三岁时被带到医院检查,很多孩子都被耽误了。

自闭症的发病率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不断的上升,国外有数据显示从最初1:100左右到1:68,甚至还有人说达到了3%-4%的发病率,现状确实是大量的孩子没有被及时发现,及时确诊,及时干预,而另一方面,社会上对自闭症又有各种说法和传说,准确的信息太少。

基于此,我利用一系列的科普文章及音频,把自闭症从发病、表现、到怎么办,以及如果孩子被诊断为自闭症,家长自身的心理援助、支持,家长应该怎么办等做一次系统的介绍,希望可以科普、澄清一些信息,能让更多的人对自闭症有正确的认识。

点击听音频

有的人以为自闭症已经得到了大家的关注,其实,现实真的不容乐观。从我的文章或者音频的点击率的比较就看得出来。大多数人一看到“自闭症”三个字就会觉得与我无关,不需要看或者听。

事实是,如果按照我国2016年的统计,1%的发病率,意味着,北京一所中等规模的小学里,700个孩子,有7个自闭症儿童。

前面我们把自闭症的各个方面都讲到了。大家可以看到,家有自闭症患儿,确实从物质上、从生活的便利上、从孩子的未来等方面,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负担沉重。这不是一家一户自己努力就足以对孩子支持的,我们真的需要全社会的重视和共同努力。

首先,我们呼吁社保体系的完善

。在西方,纳税人的钱要花在残疾人保障,自闭谱系障碍等这些人身上,是需要社会的同意的,所以对大众的知识普及,对大众的呼吁做的特别多。我们国家的社保体系也在完善中,希望社会保障系统能够完善起来;

其次, 更广泛的科普。

对于自闭症,我们普通人也要了解多一些,我们不要否认自闭症,不能责怪孩子的家长,不要歧视自闭症患儿,但也不要过度猎奇。

现在社会上还有一个现象,是太猎奇了,一说自闭症的孩子就是白痴天才,过度渲染,过度的好奇,这本身也是对自闭症患儿家长家庭的干扰。

很多人说,我们要去给自闭症的孩子更多爱心,把他们拉到我们正常人之中。对不起,他们是拉不回去的,他们就是这样的一种状态,我们不是要改变他们,而是呼吁更多的人,接纳,包容他们,允许有人和我们不一样,善待和我们不一样的人,我们正常人要有这个气量,能力,有这个善心去接纳他们,去提供资源让他们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最后要说的是,幼儿园、学校等教育机构要对自闭谱系障碍有更多的了解。

尤其是老师们对于自闭症的相关知识能够普及,那就更好了。

首先

,因为老师看到的孩子更多,横向的孩子们行为表现的比较就在眼前,如果能够及时给家长一个回馈,能够让家长更早的觉察孩子的问题,提醒他能够做到早预防,早干预。

我遇到的一个情况就是,上海某著名的国际学校,里面的一个外教首先发觉班上的一个16岁孩子的表现不太对头,他跟孩子的中方tutor讲了,希望告诉家长,让家长做进一步检查。

美国、澳洲很多学校都要求老师要进行智力障碍、自闭谱系、多动症、癫痫等常见儿童问题的基础知识培训。老师的观察和反馈常常是最早的。

其次

,老师如果了解一些相关知识,对孩子的表现会予以理解,对孩子的管理办法也会不同。

曾经我跟家长说,要把孩子的情况如实告诉校方和老师,以免老师认为孩子是屡教不改而对孩子失望或较真。但是,很多家长的顾虑是,一旦校方知道了,会不会让我们退学?会不会对我们歧视。

确实有的案例中,家长告诉了老师,老师不相信,说是家长找借口不管教孩子。但是更多的案例是,家长跟老师沟通以后,老师就能够根据孩子的特殊情况给与特殊对待了。

在澳洲,一位妈妈的亲身经历是,当她的孩子在小学5年级被诊断出阿斯伯格综合征以后,学校对孩子所在班的同学和家长特意做了什么是阿斯伯格的讲座,引导同学们跟这个孩子如何好好相处等等。这里,社会的包容和知识的普及特别重要。

讲了这么多,今天是最后一讲了。希望我的讲解能够让更多的家庭获益。因为不断的有新的研究结果出现,我的讲座中也可能有漏掉的信息或不明确的信息,希望广大听众和同行们给我提出建议和补充。

衷心希望无论是正常家庭还是家有残障儿童,无论是正常的孩子还是特殊的孩子,都能平安喜乐,顺利成长,成为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有价值的人。

评论

主页| 广告条款 | 法律顾问|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关于我们| 诚聘英才| 网站地图

copyright©中国医学论坛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1486号

京卫网审[2013]第0193号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百度统计//谷歌统计//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