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图片
图片

关于估计肾小球滤过率

由于CKD定义和分期的基础都是GFR,关于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研究自然也成为了研究关注焦点所在。关于基于血肌酐的eGFR公式,目前认为,与肾脏病饮食调整研究(MDRD)工作组开发的公式相比,2009年发布的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合作(CKD-EPI)公式能够更准确地估计GFR [详细]

CKD的定义与分期

2002年,美国肾脏病学会公布的《美国肾脏病与透析患者生存质量指导指南》(K/DOQI指南),首次对CKD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即“肾损伤和(或)肾小球滤过率(GFR)<60 ml/(min·1.73m2)、持续3个月以上”;这一定义已被沿用至今。 [详细]

CKD的队列研究

在国际范围内,CKD预后协作组(CKD-PC)对来自全球数十个前瞻性队列的数据进行了个体参与者数据的荟萃分析,在短短数年时间内以“泉涌”之态,就CKD的预后及危险因素等发表了大量高质量的研究,为更加深入地全方位理解CKD做出了贡献。 [详细]

CKD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众所周知,与心血管领域相比,肾脏领域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少之又少,这可能与缺乏候选的干预靶点有关。新近发表的心脏和肾脏保护研究(SHARP研究)是迄今为止CKD领域最大规模的RCT。 [详细]

CKD患病率的横断面研究

在2002年K/DOQI指南公布以后,伴随着国际CKD患病率调查的研究热潮,我国也一度在不同地区开展了诸多关于CKD患病率的区域性研究。新近发表的“中国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全国性的调查数据。 [详细]
图片

原发性小血管炎肾损害

AAV可见于各年龄组,以老年人多见,可累及全身各器官和系统,但以肺肾受累最多见,肺脏受累可表现为肺泡大出血,肾脏受累常表现为急性肾衰竭,未治疗者进展迅速,预后凶险,属临床危急重症。上世纪90年代前,我国对AAV认识甚少; [详细]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是我国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其突出表现为有多种自身抗体及全身多脏器受累。超过50%的SLE患者出现肾脏受累,狼疮性肾炎(LN)是其较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直接决定患者的预后。几乎100%的SLE患者会有肾脏病理改变。 [详细]

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病

抗肾小球基底膜(GBM)抗体病的特点是患者外周血中检测到抗GBM抗体,或抗GBM抗体沉积于肾脏和(或)肺脏的基底膜;其典型表现是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和(或)肺出血。该病进展迅速,预后凶险。 [详细]
图片

病例介绍

1997年8月,1例16岁女性狼疮性肾炎(LN)患者在外院使用大剂量激素和静脉注射环磷酰胺(CTX)及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后仍然无效。不仅其肾功能未获改善,还并发了严重的感染和心力衰竭,被当地医院宣判了“死刑”。怀着一线希望,患者家属将其急诊转入我院。经过积极连续性血液净化及抗感染治疗,患者全身情况好转,但肾功能未见好转,需要间断透析治疗。为了判断其肾脏病变类型和可逆程度,对患者行肾活检病理检查,发现71%肾小球新月体形成,入球小动脉见纤维素样坏死、管腔闭锁,血栓形成,肾小管间质病变严重。 [详细]

MMF治疗狼疮性肾炎的新时代

LN是我国最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肾炎。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对于LN,尤其Ⅲ型、Ⅳ型和Ⅴ型的治疗,我国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提出的激素联合CTX静脉冲击疗法,那时被称为“CTX时代”。 [详细]

个体化治疗病理改变不同的狼疮性肾炎

LN的临床和病理改变非常多样化,反映了不同的免疫发病机制,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因此,以往对重型病例均采用激素联合CTX治疗无疑难以取得满意疗效。我们对CTX治疗无效的LN患者进行重复肾活检病理检查,发现这些患者普遍存在肾间质血管病变(坏死、血栓)和肾小球血管袢内血栓及袢坏死。 [详细]

多靶点疗法治疗狼疮性肾炎

LN的Ⅴ型常常与增殖性病变同时存在,构成Ⅴ+Ⅳ型或Ⅴ+Ⅲ型LN。这类LN不仅CTX治疗反应差,且MMF和他克莫司治疗的完全缓解率也仅20%左右。我们深入研究发现,以往LN的治疗方案均基于激素联合一种免疫抑制药物,作用靶点单一。 [详细]

中药雷公藤治疗狼疮性肾炎

自上世纪80年代发现中药雷公藤能够减少蛋白尿以来,雷公藤已广泛用于LN的治疗,但多作为辅助药物,其疗效缺乏临床对照研究的客观评价。我们通过对雷公藤有效成分雷公藤内酯醇作用机制的研究,发现雷公藤内酯醇具有抑制活化T细胞增殖 [详细]
图片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起源

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发展起来的针对肾功能衰竭救治的血液净化技术,为满足长期肾脏替代治疗的需要,发展出高血流量、高透析液流量及高清除率、短时间歇性的血液透析治疗,解决了慢性肾衰患者的治疗问题。而对于有急性肾衰的重症患者来说,这种间歇性大浪冲击式的治疗难以承受。 [详细]

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到连续性血液净化

随着临床使用的日益广泛,人们发现这种借助体外循环持续干预的形式,不再限于透析/滤过等方式,还可采用吸附、血浆滤过等方式;不限于清除尿毒症毒素,还可持续清除血液中包括炎性介质、中毒毒素等可溶性有害溶质;不限于肾脏替代治疗,还可维持内环境及免疫内稳态。 [详细]

从连续性血液净化到体外生命支持治疗

CBP概念的提出,使得其应用范围更加广泛,解除了“肾脏替代”的束缚,同时也使得其治疗方式更加多样,引入了包括吸附等手段在内的血液净化技术。但对于危重患者出现的多脏器功能损害,单纯的CBP治疗显然不够。
[详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主页| 广告条款 |法律顾问|联系我们|版权声明|关于我们| 诚聘英才|
copyright©中国医学论坛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040853号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同意书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