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登录,我要注册

卫生管理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Q医”移动互联智慧门诊上线

作者: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李栋 来源: 日期:2015-09-25
导读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Q医”移动互联智慧门诊,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创新开发模式,有效提升医联体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的水平。作为我市医疗领域信息惠民新的尝试,创新“互联网+医疗”开发模式,在我市医疗领域先行先试,是全面落实天津市信息惠民工程新的探索。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认真贯彻国家卫计委“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借助”互联网+医疗”的信息化手段,服务医联体发展模式,提高优质医疗资源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范围,打破“医院围墙”,为患者打造全新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Q医移动互联智慧门诊”就医体验。9月23日,天津Q医智慧门诊手机APP正式上线。

为解决患者 “就医难”问题,自2012年至今,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进行门急诊的硬件服务持续提升改造,改善就医感受,方便患者就医。为缓解“挂号难”问题、开通预约挂号服务,早在2014年4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就上线了“医卡通”就医平台,实现了网上预约挂号、机具自助挂号、自助缴费等惠民项目,有效缓解了看病“三长一短”的现象。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创新性的开拓Q医智慧门诊手机APP,将实现预约挂号、网上支付、分时段预约、候诊自动排队叫号、查阅检验报告报告等医院诊疗和服务能力的多项提升,使传统就医模式真正迈向“智慧”就医模式。同时,将“医卡通”延伸到“医联体”内的社区医院,扩大了医疗信息惠民的覆盖范围。

“Q医”智慧门诊手机APP由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与科瑞泰医疗信息技术(天津)有限公司、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行共同合作开发。医院紧贴患者需求,优化服务流程;信息公司提供高云平台线上服务,方便患者就医;银行参与合作使患者就医资金安全保值。合作共创“互联网+医疗”的众筹新模式。患者可以使用手机APP和线下自助设备等多种渠道和方式,享受互联网线上挂号、分时段预约、实时缴费、排队叫号等服务,真正打开了医院“围墙”,实现分级诊疗、自助就医、移动互联网服务等多种就医方式。通过创新,方便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措施,从根本上改善患者就医体验,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到医改成效,提高社会满意度和构建谐医患关系。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Q医”移动互联智慧门诊,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创新开发模式,有效提升医联体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的水平。作为我市医疗领域信息惠民新的尝试,创新“互联网+医疗”开发模式,在我市医疗领域先行先试,是全面落实天津市信息惠民工程新的探索。

门诊改造的背景资料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门诊楼建成于1998年,当时设计为日接诊患者3000人次,到2011年,日门、急诊量已经达8000人次。门诊空间狭小拥挤不堪,流程不畅造成混乱,患者排队挂号需要等待近一个小时,抽血、取药、交费同样长时间等待;急诊仅有10张重症监护床、25张观察床,总面积2000多平米。面对平均每天30多辆“120”急救车、600多名急诊患者的急诊量,诊室、楼道到处都有抢救和治疗的患者,诊室里紧张工作的医生、护士被患者围得水泄不通。

门、急诊不堪负重,严重制约了医院服务水平的提升,必须下大气力解决。经过反复论证,医院制定了将南楼改建成急诊楼、改扩建门诊楼和再造门急诊流程的整体方案,分三步实施。

2012年初,南楼改造工程启动,历时9个月,将南楼改建成急诊综合楼。急诊综合楼启用后,医院急诊面积由原来的2000多平方米扩大至6000多平方米,输液室输液椅增加330%,观察床增220%;新增EICU病床16张和亚监护病床18张;急救中心病房床位增加160%,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同时,优化了就医流程,配强医护团队,打通了急诊患者就医难的瓶颈。

2013年,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医院决定下大力气对门诊楼进行装修和流程再造,彻底改变门诊面貌,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门诊就医环境。急诊和病房搬迁后,门诊新增面积4000多平米,在布局上有了很大的腾挪空间,医院以人性化服务为理念,进行了门诊布局和流程的设计;门诊大厅修葺一新,大理石贴墙面、配以百叶格栅,显示出现代与大气的感觉,使门诊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为改善和缓解患者排队、等候时间较长问题,将挂号窗口由原来的10个增加到20个、收费窗口由原来的15个增加到32个,所有窗口全部开放,保证运行通畅,全部窗口兼具挂号、收费两种功能。门诊药房进行整合改造后引进4台自动发药机,同时取药窗口由8个增加到15个。将门诊抽血室搬迁到一楼指定区域,设在收费区域旁,患者就诊后交费、抽血不必往返,在同一区域即可完成。医保咨询、清单打印、盖章由原来的分散设置,改造后集中设置增加到3个,方便患者办理医保业务。

2014年作为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文明优质服务年”重点推进工作之一,“医卡通”预约挂号服务,在门、急诊全面开通运行,开通电话预约及复诊预约。30多部多楼层、多点位分布的自助机设备可让持卡患者轻松实现当日挂号、预约挂号、缴费、预约取号、自助查询等“一机式”服务流程,所有就诊、诊疗环节刷卡即完成缴费,最后实行一站式结算,有效减少患者排队时间。截止2015年7月网上预约前,“医卡通”已有用户近18万人,极大缓解了挂号难、看病难的现象。标志着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预约诊疗服务水平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同时,成立专职预约诊疗服务团队,保障预约工作的高效运行,进行人员培训,规范预约诊疗流程,从就诊流程第一步缓解患者看病难的问题,既避免诊疗资源的浪费,也改善了就诊环境及秩序,减少和杜绝票贩子的倒号机率。成立综合服务处,实现一站式服务模式,将原来分散在门诊各区域的服务整合为综合服务,减少患者往返,简化就医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方便患者就医。

迎合未来医疗发展方向,新设专病门诊、多学科联合门诊诊区。同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消毒、灭菌循环系统,避免医院内感染。目前已对二层\三层\四层的内外科、神经科、耳鼻咽喉科、 科的诊区合理布局,将相关疾病或同类疾病诊区相对集中布置,并建立集中候诊区,与挂号收费区相呼应,营造出较为宽敞的公共空间。功能检查科室相对集中,以减少患者无序流动.针对各层各科室功能需求和业务特点逐一设计,努力打造现代医院诊区环境。

便捷是便民的基础,效率是效益的前提,随着门诊改造的进行,信息化建设滞后的问题凸显而出。2015年,为落实卫计委“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领导以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导向,认真践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实践活动,更新观念,以改善患者就医感受为目的,为患者打造全新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Q医移动互联智慧门诊”就医体验。5月推出“分时段预约”、6月开始运行“自动排队叫号系统”、7月开通“网上预约”功能(无卡也能预约)、9月实现“Q医”移动互联智慧门诊手机APP全流程服务。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站内统计//百度统计//谷歌统计//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