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甘肃的15岁女孩杨静(化名),在4岁的时候被查出患有严重的颈椎先天性畸形——寰枢关节脱位、游离齿状凸。11年来,为了防止意外摔伤导致高位截瘫,她只能佩戴上颈部保护支具,基本上一天24小时都在佩戴这样的塑料“盔甲样”支具进行保护,成为村里人口中所说的“装在塑料壳子里的女娃”,而且随着身高的变化,每年都要更换支具。
来自甘肃的15岁女孩杨静(化名),在4岁的时候被查出患有严重的颈椎先天性畸形——寰枢关节脱位、游离齿状凸。11年来,为了防止意外摔伤导致高位截瘫,她只能佩戴上颈部保护支具,基本上一天24小时都在佩戴这样的塑料“盔甲样”支具进行保护,成为村里人口中所说的“装在塑料壳子里的女娃”,而且随着身高的变化,每年都要更换支具。
为了摆脱多年的疾病折磨,杨静来到西京医院骨科,由桑宏勋教授接诊治疗。桑教授为其进行全面病情评估后发现杨静病情异常复杂,罹患的是上颈椎畸形:寰枢关节脱位、游离齿状突,也就是头颅和颈椎交界处骨骼断裂,头颅完全由肌肉和韧带支撑,一旦摔伤就有高位截瘫的风险。更为棘手的是,患者年龄小,骨骼未发育完全,椎弓根极为细小,且存在椎动脉高跨畸形,通往颅内的血管在椎体内发育走形异常。而手术难度和风险极高也是相当大,需要在直径4至5mm的椎弓根内精确植入直径3.5mm的螺钉,螺钉偏内就会刺穿脊髓导致瘫痪,螺钉稍偏外则会刺破血管导致大出血和颅内缺血,甚至危及生命。如果手术不能顺利植入螺钉,则必须延长手术节段,甚至需要将患儿头颅和颈椎固定成为一体,即医学上称的“枕颈固定”,将严重影响其未来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经过科室讨论,桑宏勋教授决定为其实施“导航辅助下寰枢椎脱位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利用O-arm术中CT扫描获得患者实时影像数据,输入Medtronic导航系统进行三维重建后,在实时导航的引导下,避开血管和神经组织,将4枚螺钉准确植入寰枢椎的椎弓根内,通过钉棒固定将脱位的椎体恢复至正常位置,避免了将头颅和颈椎固定成为一体。经过2个多小时精心施术,手术圆满成功,第二天杨静即可下地活动,再也不是“装在塑料壳子里的女孩”。
据桑宏勋教授介绍,相对于传统手术方式,术中CT联合导航系统可使手术操作可视化、精准化,减少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降低手术风险。目前杨静术后恢复良好并已康复出院,摆脱了支局束缚的她,新学期已经正常上学了。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