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

局部肝素化治疗可有效降低颅内动脉瘤再出血风险

作者:匡远深 石静 来源: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日期:2015-07-28
导读

         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讯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科日前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在介入栓塞急性出血期颅内动脉瘤时采用局部肝素化代替传统系统肝素化方法,不仅不会增加血栓栓塞发生率,且还可避免系统肝素化带来的出血风险。

关键字:  肝素 | 颅内动脉瘤 | 出血 

        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讯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科日前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在介入栓塞急性出血颅内动脉瘤时采用局部肝素化代替传统系统肝素化方法,不仅不会增加血栓栓塞发生率,且还可避免系统肝素化带来的出血风险。

        近年来,随着血管内介入技术的逐渐成熟,神经介入治疗因其微创、安全及恢复快的特点已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重要方法之一。为规避缺血性卒中并发症,国内外绝多数治疗中心均沿袭心脏及外周介入手术操作规范,即应用系统肝素化方法避免血栓栓塞。但将这种操作规范沿用至凶险的颅内动脉瘤治疗是否合理,已引发学术界的质疑。尤其是破裂性动脉瘤,急性期内随时可能再出血,而原发出血量较大的患者栓塞术后可能即刻需要进行脑室穿刺等侵袭性治疗,过度抗凝可能引发安全问题。

        为解决这一难题,该院神经介入科采用局部肝素化替代传统系统肝素化方法治疗破裂性动脉瘤取得显著成效。根据既往经验,动脉瘤栓塞术中血栓形成主要因导引导管形成的死腔所致,因此用肝素盐水经导引导管高压灌注即能有效预防血栓形成,此种方法被称为局部肝素化。为验证其安全性,研究者收集2011年4月至9月在本院接受局部肝素化介入治疗的127例急性出血期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术中血栓栓塞和动脉瘤破裂发生率。127名患者共栓塞动脉瘤135个,其中5例因操作不当导致动脉瘤术中破裂,2例(1.6%)为术中发生原发血栓。国际上报道的术中血栓栓塞发生率为7.0%至12.5%之间。由此可见局部肝素化并不增加术中血栓栓塞的风险。术中血凝仪监测发现,外周动脉血ACT与正常值比较无明显差异,可见局部肝素化不会对机体凝血机制造成明显干扰,且还可避免大剂量的系统肝素化所伴随的出血风险。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