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

个体化、阶梯性治疗方案临床疗效明确

作者:张辉摘编 来源: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日期:2011-08-26
导读

         北京军区总医院骨科张志成等一项研究结果表明,退变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的治疗应个体化、阶梯性地选择治疗方案。手术治疗以减压为主、矫形为辅,应准确判断症状责任节段、侧凸责任节段和后凸责任节段,防止手术扩大化、积极控制出血,提高手术安全性。该论文8月15日发表在《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1,(8):955]。

  北京军区总医院骨科张志成等一项研究结果表明,退变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的治疗应个体化、阶梯性地选择治疗方案。手术治疗以减压为主、矫形为辅,应准确判断症状责任节段、侧凸责任节段和后凸责任节段,防止手术扩大化、积极控制出血,提高手术安全性。该论文8月15日发表在《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1,(8):955]。

  该研究共纳入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117例退行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内科合并症、腰腿痛症状、脊柱整体平衡状况等情况,阶梯性选择保守治疗(43例)、后路单纯减压术(18例)、后路短节段融合术(41例)、后路长节段融合畸形矫正(15例)方法治疗。

  结果显示,术后获1年以上随访72例,无死亡及内固定失败。保守治疗19例平均随访19.3个月,无症状加重,末次随访时腰痛及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腰椎前凸角减小、侧凸Cobb角增大,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后路单纯减压术12例平均随访36个月,末次随访时腿痛VAS评分、ODI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腰痛VAS评分较治疗前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腰椎前凸角减小、侧凸Cobb 角增大,但进展缓慢,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后路短节段融合31 例平均随访21.3 个月,术后发生血肿、切口愈合不良、脑脊液漏、浅表感染各1 例,经对症处理后治愈;末次随访时腰痛及腿痛VAS 评分、ODI 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腰椎前凸角及侧凸Cobb 角均明显改善(P<0.05)。后路长节段融合10 例平均随访17.1 个月,术后症状加重1 例,经理疗及药物治疗3 个月后缓解;术后深部感染1 例,经清创切口持续冲洗引流后治愈;末次随访时腰痛及腿痛VAS 评分、ODI、腰椎前凸角及侧凸Cobb 角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

  相关链接:退变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的阶梯性治疗策略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