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

骨折术后突发上腹痛、呕血一例

作者:河北省井陉县中医院骨科 康亚新 仇仲庭 李向东 王慧娟 霍彩霞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3-03-21
导读

         患者男性,73岁。因高处坠落后双大腿肿痛、功能障碍1小时入院。诊断为应激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

  病例介绍

  病史 患者男性,73岁。因高处坠落后双大腿肿痛、功能障碍1小时入院。既往高血压病10余年,口服硝苯地平5 mg,bid,肠溶阿司匹林75 mg,qd,血压140~160 mmHg/90~110 mmHg。

  辅助检查 X线片示双股骨髁上、髁间粉碎性骨折。心电图示心肌缺血。

  诊疗经过 入院后停用肠溶阿司匹林,未予抗凝药物。嘱患者加强双下肢主、被动功能锻炼及按摩,预防双下肢静脉血栓;1周后行双股骨髁间、髁上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术后第2天

  患者突然出现上腹痛呕血,量约400 ml,为咖啡色;排黑色柏油样便约1500 ml;血压90/60 mmHg,脉搏120次/分。出血后患者腹痛缓解,考虑为应激性溃疡出血,予禁食水、输血、补液、胃肠减压,并予奥美拉唑40 mg入壶静滴,每日2次,云南白药2 g,每日4次,口服。

  术后第3天

  血压130/85 mmHg,心率100次/分,停用奥美拉唑,给予西咪替丁400 mg静滴,每日3次。

  术后第4天

  胃肠减压正常,为胃内容物。遂停止胃肠减压。

  术后第6日

  流食,并停用西咪替丁及云南白药。

  术后第10日

  患者排柏油样黑便1次,量约1500 ml,无呕血;血压90/50 mmHg,脉搏130次/分。紧急予患者输血、补液,胃肠减压无咖啡色液体引出。予奥美拉唑40 mg入壶,8 mg/h维持静滴。云南白药2 g,每日4次鼻饲,凝血酶首日2000 U鼻饲,第2日500 U鼻饲。

  术后第11日

  胃镜检查示胃黏膜无糜烂及出血,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出血。继续予患者禁食、补液、静脉高营养以及抗酸治疗。

  术后第16日

  排正常大便后,进流食,继续予云南白药口服。

  术后第22日

  痊愈出院。出院后口服奥美拉唑,维持6周,随诊2个月,患者无特殊不适。

  讨论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 上消化道疾病及全身性疾病均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及应激性溃疡是其常见的病因。老年患者基础疾病较多,胃黏膜防御能力弱、血供差,肠溶阿司匹林对胃肠道黏膜有直接的刺激和损伤作用,并可减少胃黏膜保护物质的生成。

  临床表现 溃疡病出血患者常有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部疼痛,出血前疼痛加剧,出血后减轻或缓解;而应激性溃疡患者黏膜损伤表浅,出血为间歇性,且不伴疼痛。

  诊断 胃镜是诊断上消化道出血原因的首选方法,多主张在出血后24~48小时进行,可大大提高出血病因诊断的准确性。

  根据临床表现及检查结果,本例的诊断应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而非应激性溃疡。

  治疗 若术后并发溃疡出血,24小时应用抑酸药物的效果优于间歇性给药,奥美拉唑的疗效优于西咪替丁,应同时联合应用云南白药、凝血酶,但凝血酶的用药不能多于2天量。

  误诊原因

  ① 应激性溃疡出血和溃疡病出血均表现为呕血、黑色柏油样便、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非专科医生对该病不甚了解,致误诊;② 本例为老年高血压患者,长期服用肠溶阿司匹林,且常有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部痛,以上病史及症状未引起临床医生注意;术前未常规给予抑酸药物,导致术后溃疡出血;③ 医生仅考虑常见应激性溃疡出血,却未进行鉴别诊断,以应激性溃疡治疗6天,患者病情稳定后即停用抑酸药物,进而导致患者术后第10天时再次出血。

  防范误诊的对策

  ① 对于老年患者或者将行较大手术的患者,特别是长期服用肠溶阿司匹林者,术前、术后除应停用肠溶阿司匹林外,必须常规给予抑酸药物,可更大程度地减少溃疡出血;② 重视患者病史及既往史的采集;③ 掌握不同类型溃疡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