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骨质疏松,人们都会形容它是“寂静的杀手”、“静悄悄的流行病”,并把髋部骨折比喻为“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1]。当然,上述比喻是为了说明骨质疏松的危害很大,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但就我看来,骨质疏松虽然危害大,但是它至少有以下三点“好”!
说到骨质疏松,人们都会形容它是“寂静的杀手”、“静悄悄的流行病”,并把髋部骨折比喻为“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1]。当然,上述比喻是为了说明骨质疏松的危害很大,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但就我看来,骨质疏松虽然危害大,但是它至少有以下三点“好”!
01
骨质疏松是一个可以预防的疾病
尽管骨质疏松及其引起的骨折可能引起疼痛和行动不便等不适,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增加致残率和死亡率,但是骨质疏松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
骨质疏松的预防可以从青少年时期开始,此时应该鼓励儿童坚持喝牛奶和室外运动以促进骨骼的健康发育。成年后,除了要坚持喝牛奶和室外活动外,还要注意避免养成吸烟、喝酒、熬夜和喝咖啡等不良生活方式,从而保持较高的骨密度。
2018年全国骨质疏松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65岁以上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的患病率为51.6%,约为老年男性的5倍,因此中老年女性是建议进行骨质疏松预防的主要人群[2]。而女性预防骨质疏松的关键时期是在其绝经后的20年里,这是因为女性在绝经后体内雌激素迅速下降,骨质快速丢失,如不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就容易发展成骨质疏松。
02
骨质疏松有明确的检测指标
阿尔茨海默症和骨质疏松均好发于老年人,其中阿尔茨海默症缺乏特异的检查手段,但骨质疏松却有着明确的检查手段。骨质疏松的检查手段主要有两个,一是双能X线吸收法检测的骨密度,二是血清骨转换标志物检测。
双能X线吸收法检测骨密度不仅是目前骨质疏松诊断的金标准,而且是药物疗效判断的重要依据之一。该项检查不仅使患者承受的电离辐射较少(约是胸部正位X线片的十分之一),而且检查报告对于患者而言也通俗易懂。当然,该项检查只能反映患者当前的骨密度情况,要想进一步了解其骨质丢失快慢,还需要进行血清骨转换标志物的检查。
骨转换标志物是骨组织在其新陈代谢中的产物,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骨转换标志物主要是CTX(即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交联,一种骨吸收标志物)和P1NP(即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一种骨形成标志物)。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上述两个标志物增高的临床价值一致,都代表骨吸收加快,需要抗骨吸收治疗[3]。
03
骨质疏松是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
骨质疏松有着明确的药物治疗手段,在众多抗骨质疏松药物中,又以双膦酸盐类药物的性价比最高[1]。
目前国内常用的双膦酸盐类药物主要是阿仑膦酸钠和唑来膦酸注射液,其中前者每周服用1片(70毫克),但可有反酸等胃肠道反应;而唑来膦酸一年只需静脉滴注1次,十分方便,但约三分之一患者可出现发热、肌痛等急性期反应。一般持续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的时间不超过3~5年,即应进入药物假期[4]。
当然,骨质疏松患者还可在医师的指导下,选择迪诺塞麦、降钙素、维生素K2、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等药物。对合并椎体骨折的严重骨质疏松患者,还可选择促成骨药物特立帕肽[5]。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