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关节病,也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关节炎,是世界范围内疼痛和残疾的主要原因。在60岁及以上人群中,男性症状性膝骨关节炎的患病率约为10%,女性约为13%。 疼痛是骨关节炎的主要症状,但在很多人的传统思想中,止痛药不是好东西,有副作用、有依赖性,对于止痛治疗很抗拒,宁可忍受痛苦也不愿使用止痛药。
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关节病,也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关节炎,是世界范围内疼痛和残疾的主要原因。在60岁及以上人群中,男性症状性膝骨关节炎的患病率约为10%,女性约为13%。
疼痛是骨关节炎的主要症状,但在很多人的传统思想中,止痛药不是好东西,有副作用、有依赖性,对于止痛治疗很抗拒,宁可忍受痛苦也不愿使用止痛药。
实际上,疼痛不仅仅是引起身体不适那么简单,还会影响情绪、睡眠、应激反应等全身方方面面,疼痛严重者导致活动受限、生活无法自理。因此,有效的镇痛在骨关节炎的治疗中起着关键作用。各类止痛药效果强弱不等、作用原理不一,看得人眼花缭乱。那么,骨关节炎常用的止痛药有哪一些呢?
骨关节炎常用的止痛药主要有2类,一类是非甾体类抗炎药,另一类是中枢性镇痛药。这两类药物都有局部应用和全身应用的剂型。这两类药分别有什么特点呢?在药店里常见的有哪一些呢?
非甾体类抗炎药
非甾体类抗炎药是骨关节炎患者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最常用的药物。这一类药物说起来其实并不陌生。因为它最初是被作为解热镇痛药发明出来的,用于退烧以及治疗流感引起的全身酸痛,主要作用原理是抑制一种炎症介质“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起到抗炎、退热、镇痛的作用。
这类药物没有成瘾性和依赖性,主要的不良反应在于可能引起消化道和心脑血管的疾病风险增加。
非甾体类抗炎药的局部应用
非甾体类抗炎药有包括凝胶贴膏、乳胶剂、膏剂、贴剂等在内的很多种局部外用剂型,常见的如: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膏剂。
最新的国内外指南均建议优先使用局部外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因局部外用药物的全身吸收少,引起全身不良反应少,但要注意外用部位局部皮肤有无过敏、起疹、红肿等不良反应。
非甾体类抗炎药的全身应用
非甾体类抗炎药的全身应用方式最常见的是口服,也有针剂或者肛门栓剂。
供口服的非甾体类抗炎药有2种类型,一种是非选择性的,常见的有布洛芬、双氯芬酸等;另一种是选择性COX-2抑制剂,常见的有塞来昔布、艾瑞昔布等。
二者的差别在于,选择性非甾体类抗炎药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的风险相对较低。既往有胃溃疡、胃炎的患者或胃肠道不良反应的风险较高的患者建议使用选择性的非甾体类抗炎药或者在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同时使用胃粘膜保护药。
注意不要叠加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同时口服2种药物不会增加疗效,反而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中枢性镇痛药
中枢性镇痛药主要是通过影响中枢和疼痛感觉有关的受体而起作用,中枢性镇痛药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阿片类镇痛药,阿片类镇痛药主要是通过激动阿片受体起作用。非阿片类中枢镇痛药最常见的是曲马多。阿片类镇痛药常见的有丁丙诺啡、吗啡、可待因、芬太尼等。既有口服制剂、针剂,也有外用贴片制剂。中枢性镇痛药,尤其是阿片类镇痛药的不良反应和成瘾性发生率相对较高,应该谨慎使用。
看到这里,您对骨关节炎的止痛药物的类型和特点应该有了一定认识了吧。骨关节炎的治疗中,止痛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合理使用止痛药物,对于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可以有很大的帮助,千万不要刻意排斥和抵触止痛药物哦。
骨关节炎患者应该如何选择合适的用药?
骨关节炎的止痛药物可以采取“阶梯治疗”的原则,就是像上台阶一样,一步一步来,从高效、低成本的一线用药开始,如果效果不佳,再往上增加或调整用药。
外用非甾体类药物可作为膝关节骨关节炎疼痛的首选治疗药物,尤其适用于合并胃肠疾病、心血管疾病或身体虚弱的患者;
疼痛症状持续存在或中重度疼痛患者可以口服非甾体类药物,但要警惕胃肠道和心血管的不良事件;
中枢类镇痛药物使用要谨慎,不建议自行使用,务必遵医嘱用药。
以上所讲的都是骨关节炎患者使用止痛药的原则,具体落实到药物使用、个性化治疗上,还是要咨询医生,在医生的建议和指导下正确使用止痛药,避免滥用。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