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有效减轻患儿反复穿刺痛苦和恐惧心理,减少患儿静脉感染机会,减少护士工作量,促进护患关系和谐的措施。. 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4年12月住院,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儿300 例。其中男187 例,女113 例,年龄最小3 d,最大14 岁。穿部位依次为头皮浅静脉、手背静脉、大隐静脉。 穿刺部位和血管选取:选取患儿头皮静脉进行穿刺,因为小儿头皮血管丰富表浅,易于固定
目的:探讨有效减轻患儿反复穿刺痛苦和恐惧心理,减少患儿静脉感染机会,减少护士工作量,促进护患关系和谐的措施。.
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4年12月住院,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儿300 例。其中男187 例,女113 例,年龄最小3 d,最大14 岁。穿部位依次为头皮浅静脉、手背静脉、大隐静脉。 穿刺部位和血管选取:选取患儿头皮静脉进行穿刺,因为小儿头皮血管丰富表浅,易于固定,对小儿肢体活动影响较小,同时选择头皮静脉进行穿刺,相对比上肢静脉或下肢静脉发生肿胀、渗漏的概率也最低。临床操作中较多选择额正中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等。在选择头皮静脉时要注意与头皮动脉的鉴别,静脉触摸无搏动,患儿哭闹时血管充血明显,颜色呈蓝色,而动脉触摸有搏动,哭闹时血管无明显扩张,颜色为淡红色。 2.2 穿刺:穿刺前对穿刺部位血管进行仔细评估,确定要穿刺的血管后,常规剃毛消毒,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拇指与食指握住套管针回血胶两侧,稳定穿刺手势,以针头与皮肤呈15°~30°角刺入血管,见回血后用右手拇指、食指固定针芯不动,再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持套管外端“Y”处,轻轻将部分套管送入血管内,然后右手送套管,左手退针芯,将针芯完全拔出,同时将套管全部送入血管,打开调速器调节流速。 封管:输液完毕后,用5 mL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3 mL~4 mL,与留置针正压接口处相连,缓慢脉冲式推注,推完后卸下注射器,关闭正压夹,使其充满整个导管腔。 2.4 固定:静脉留置针的固定须牢靠。穿刺成功后先用无菌胶贴敷盖针眼,再用透明贴固定留置针。在肝素帽下面加垫少许无菌棉球,用普通胶布固定针翼及肝素帽。临床中发现有留置针敷贴导致患儿皮肤红肿、破损现象,易引发感染,对此要加强对陪护家长的宣传教育,让其注意对患儿留置针部位的保护,避免患儿抓、挠留置针部位,穿刺部位注意防水,当敷贴出现卷边或被污染时及时通知护士更换。 留置时间及置管期护理:卫生技术部门及厂家主张留置时间不超过7天。在临床应用中,我们发现只要不发生堵管和渗漏,每天对穿刺部位周围皮肤消毒并盖以透明贴,输液后封管,尽量避免静脉炎的发生,留置时间平均5d,基本完成1个治疗周期的静脉给药任务。 拔针方法:拔针时,应遵循损伤小、痛苦少的原则,使套管针纵轴与穿刺血管纵轴平行,慢慢向外拔针,当针头即将拔出血管时,再快速将其拔出体外,立即用无菌棉签按压静脉穿孔处至不出血为止。同时向患儿家属告知拔针后24h内要保持穿刺部位局部干燥,以避免感染发生。
结果:未发生穿刺点小面积皮肤感染,未出现因留置针而出现全身感染。
结论: 穿刺前对穿刺部位血管进行仔细评估,只要穿刺技术过硬,操作娴熟,穿刺一次成功率能达到93%以上。实施时按操作规范进行固定、封管,对穿刺部位定期检查、消毒,可以使留置时间平均5.5d,基本能完成1个治疗周期的静脉输液任务,减少、减轻患儿因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得到患者及家属的认可。实践证明,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技术是一项值得提倡推广的技术。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