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骨折经后路体位+撑开复位内固定,经椎弓根椎体内撑开后植骨可以获得良好的椎体复位和维持,减少术中椎间盘的撑开,从而减轻术后椎间隙高度的丢失和后凸畸形的进展。
目的 探讨下胸椎、腰椎骨折经后路体位+撑开复位内固定,经椎弓根椎体内撑开后植骨术后及去除内固定后区域矢状面形态的变化。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85例,其中A组42例患者采用后路复位内固定,经椎弓根椎体内撑开后人工骨植骨,B组43例采用传统后路撑开复位内固定术。测量术前、术后、去除内固定后、末次随访时矢状面参数,包括近端椎间盘高度(Proximal Intervertebral Height, PIH)、远端椎间盘高度(Distal Intervertebral Height, DIH)、近端椎间隙角度(Intervertebral Angle, IVA)、局部后凸角(Local Kyphosis Angle, LKA),比较相同时间段两组的差异。
结果 术后及取内固定后A组PIH较B组有增大的趋势(P>0.05),末次随访时A、B两组PIH分别为8.3mm和7.0mm(P<0.05)。两组DIH术后有增大趋势,去除内固定后变小,相同时间段两组没有统计学差异。两组IVA术后均有减小趋势,末次随访时A组IVA(2.6°)大于B组(-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LKA具有不同程度的增大,虽无统计学差异,但B组丢失更为明显。
结论 胸腰椎骨折经后路体位+撑开复位内固定,经椎弓根椎体内撑开后植骨可以获得良好的椎体复位和维持,减少术中椎间盘的撑开,从而减轻术后椎间隙高度的丢失和后凸畸形的进展。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