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膝关节置换系统强生ATTUNE™亮相2016香山国际关节成形外科峰会
2016年3月12日~13日,由「好医术」医学教育平台、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以及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联合主办的2016香山国际关节成形外科会议,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成功召开。
会议以聚焦、专注、实效第一为特色,邀请来自美国、德国、英国、法国、奥地利等9位国际知名医院的顶尖关节专家,通过现场手术、专题演讲、视频解析、现场问答、专家点评等多种交流形式,深入交流、分享复杂髋膝关节成形的手术经验,提高国内关节外科诊治的整体水平。
其中,在由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主任翁习生教授、北京大学关节病研究所所长吕厚山教授主导的大会膝关节专题研讨中,专家们与来自全国各地的骨科医生们分享了最新的研发成果和先进的膝关节置换的经验技术,旨在帮助医生们提升膝关节置换水平和术后效果。
翁习生教授
吕厚山教授
据悉,ATTUNE™全膝关节置换系统是强生DePuySynthes关节部门有史以来展开的最大规模研发项目。研发团队汇聚来自七个国家的35名世界顶尖关节重建医生,独立的第三方科研机构学者,以及强生公司经验丰富的研发工程师。ATTUNE™系统包括了可用于固定平台(FB)和旋转平台(RP)多种术式(CR,CS,PS)的假体和INTUITION™手术工具系统。系统设计之初充分考虑到膝关节病人的骨骼形态差异,提供全面的型号满足不同骨骼尺寸病人的需求。
强生ATTUNE™全膝关节置换系统则研发团队采用影像透视分析、先进的检测设备与膝关节模拟器及计算机辅助模型了解膝关节各部位间的的运动原理,研发出多项专利技术,使膝关节假体设计尽可能还原膝关节功能,达到稳定与活动的完美平衡,让病人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无论在静止或运动、还是在伸直或屈曲时的膝关节功能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复原。
吕教授表示:“对于外科医生来说,膝关节假体工具系统的设计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好的工具使外科医生事半功倍,也直接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因此,大会的意义不仅仅是加强医生之间的交流、提升他们的知识与技术,同时也是鼓励和敦促更多像强生医疗这样的厂商参与进来,在技术与产品共同进步,精益求精,从而给患者们带来更多福音,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尽管全膝关节置换术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被证明是一项非常成功的手术,全球多项研究显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约有10-20%的病人会觉得不满意。这些病人在进行跪、蹲、低位站立、坐姿-站立转换、上下楼梯或在不平路面上行走时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困难,他们觉得在手术后并没有恢复健康时具有的运功功能,仍能明显感觉人工膝关节的局限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病人的健康生活,严重者更需要进行翻修手术。在中国,此类研究结果与其他国家相似,实际使用中主流的膝关节系统在很多方面尚未满足患者的需求。此外,随着近年来人口肥胖率的提升,人均预期寿命的提高及患者的日益年轻化,患者对人工膝关节系统的要求也更加复杂化与精细化,也对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有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如何提高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精准性、提高人工膝关节对于人体适应性及采用更先进的膝关节置换手术工具提高手术效率与精准性是医生们在现阶段仍需面临的巨大挑战。而针对未满足的需求,会上专家提出,良好的膝关节生产厂商会从以下几方面改进产品及设计:
✓改进假体几何形态的设计,提升稳定性
•改进股骨假体曲率以提供患者更好的稳定性和运动舒适感,例如:渐变半径的设计将能够使股骨与垫片的贴合在逐渐屈曲过程中的变化变得非常平稳。对病人来讲,这种细微的变化带来的就是病人术后运动时屈膝平顺感和稳定性的提升。
✓改善假体与患者骨骼的匹配,提升患者术后体验
•全面的假体型号设计,提高患者匹配度。在设计时考虑不同人种的解剖特性进行假体设计,包括加入影像透视、模拟器等研究方法,深入了解膝关节在正常生理结构中的运动学原理,将使产品更加贴合病人自身情况。
✓使用更加耐磨损的聚乙烯材料,延长假体使用寿命
•经过特殊处理的聚乙烯材料,如:经过Gamma射线照射,使用抗氧化剂等工艺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的膝关节垫片磨损,从而减少患者由于膝关节磨损需要翻修的可能和痛苦。这样的材质必须经过毒性测试以确认不会对人体构成伤害。
✓改进髌骨假体设计
•重新设计髌骨假体形态以获得更好的髌骨-股骨匹配,降低由此给病患带来的疼痛和不适感。
✓手术工具重新设计
•一款好的工具应该非常精准、易用、简单有效,从而有效地帮助医生顺利而高效地完成手术。简单有效的工具可以优化手术的流程,节约时间,降低病人感染的风险。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