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利用关节突关节间植骨进行腰椎后外侧融合的可行性。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共有161例患者因腰椎疾患接受了腰椎后路减压,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关节突间植骨融合术,男73例,女88例,年龄16-84岁,平均56.112.6岁。方法为在完成椎管减压、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后,将关节突关节的上一脊椎的下关节突下缘外侧凿除少许,将关节突关节面的软骨组织刮除干净,暴露出软骨下松质骨,并
目的:探讨利用关节突关节间植骨进行腰椎后外侧融合的可行性。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共有161例患者因腰椎疾患接受了腰椎后路减压,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关节突间植骨融合术,男73例,女88例,年龄16-84岁,平均56.1±12.6岁。方法为在完成椎管减压、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后,将关节突关节的上一脊椎的下关节突下缘外侧凿除少许,将关节突关节面的软骨组织刮除干净,暴露出软骨下松质骨,并看到血液渗出。形成宽度5-7mm长度8-13mm的近似三角形植骨床,暴露上关节突前方部分以防植骨块落入椎管内。将减压过程中咬除的自体椎板骨、棘突骨进一步粉碎成直径约2mm的碎骨,植入植骨床内。凝胶海绵覆盖在植骨块背面,防止植骨颗粒掉落入椎管。而后逐层关闭伤口。术后进行定期随访。其中术后3月、6月、9月、1年、1年半时进行CT复查,了解植骨融合的情况。结果:每侧植骨床准备的时间约3-5分钟,植骨床需要的植骨量为1.5-2.0ml,减压咬除的椎板骨及棘突骨完全可满足植骨量需求。在准备植骨床的过程中3例发生了单侧下关节突的断裂,2例发生了双侧下关节突的断裂,将断裂的下关节突放置在原位,不影响植骨。2例椎弓根螺钉位置偏内患者术后有单下肢的放射麻木症状,3月后均消失。42例完成了6月至24月的完整资料随访。男22例,女20例。年龄16-84岁,平均57.3±15.5岁。腰椎间盘突出18例,腰椎管狭窄12例,腰椎滑脱7例,椎管内异物1例,椎管内肿瘤1例,骨折1例,腰椎术后综合症2例,11例同时进行了椎体间融合术。31例完成了12月以上的术后随访。术后3月,所有病例均未见到关节突关节间清晰的骨粒;术后6月,35例患者可见到骨粒变模糊,有骨痂生长通过。术后9月,40例患者关节突关节间融合满意。术后12月时,所有的关节突关节间均达到满意骨性融合。下关节突断裂的病例均未见到骨折块移位,最终均达到关节突间骨性融合。2例患者因腰部不适在术后2年进行了内固定物取出,术中验证关节突关节间已经达到了理想骨性融合。结论:关节突关节间植骨充分利用了关节突的残留骨性结构,具有需要植骨量小、制作植骨床容易、效果确实的优点。所有患者可在术后一年达到骨性融合。对于减压后可保留关节突关节的病例,可以作为腰椎后外侧融合的良好选择。但均需要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进行保障。不适于峡部裂性滑脱的病例。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