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论证自行研制的新型脊柱微创椎弓根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方法:2009年1月至2014年10月,采用自行设计研制的新型脊柱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国家发明专利)治疗胸腰椎骨折412例,对资料完整的352例进行回顾分析,其中男194例;女158例,年龄20-72岁,平均40.5岁。骨折按Danis分型压缩性骨折88例;爆裂性骨折227例;屈曲牵张性骨折37例,
目的:探讨、论证自行研制的新型脊柱微创椎弓根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方法:2009年1月至2014年10月,采用自行设计研制的新型脊柱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国家发明专利 )治疗胸腰椎骨折412例,对资料完整的352例进行回顾分析,其中男194例;女158例,年龄20-72岁,平均40.5岁。骨折按Danis分型压缩性骨折88例;爆裂性骨折227例;屈曲牵张性骨折37例,其中T7 3例、T8 5例、T9 6例、T10 8例、T11 26例、T12 73例、L1 136例、L2 63例、L3 25例、L4 12例。神经损伤按ASIA分级:D级35例、E级287例。载荷分享评分7分以下321例;≥7分40例。单节段骨折303例、双节段骨折35例、三节段骨折14例。手术方法采用短节段固定276例,加伤椎固定46例,配合通道系统减压30例,其中加横突间植骨融合15例。全部病例均获随访随诊8个月-3年,除融合的病例外其在1年至1年半取钉,无断钉断棒。术前、术后、术后三个月、一年均摄胸腰椎正侧位X片,全部病例术前伤椎CT扫描、术后伤椎CT及椎弓根钉钉道扫描。并分别测量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椎体压缩率、椎管受压率以及置钉优良率。
结果:术前、术后、术后三个月、术后一年椎体前缘高度分别为1.90±0.5cm、2.75±0.40cm、2.73±0.38cm、2.63±4.63cm;Cobb角:6.35±8.29°、5.63±6.15°、5.33±6.01°、5.28±6.74°;椎体前缘受压率:2.12±1.70%、2.21±1.52%、1.8±0.95%;(术前术后相比P<0.01,术后、半年、一年后相比P<0.01)。神经损伤情况,所有D级病例均恢复到E级,未发现断钉断棒,置钉优良率:95.8%.
结论:1.新型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除了自行发明设计的长U型空性椎弓根钉和连接棒外,还配备了较为完整的钉棒装放器械,具有创伤小、置钉安全、操作方便、复位效果好、固定可靠且远期效果满意便于推广运用的优势;2.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在短节段固定的基础上选择伤椎固定、长节段固定、植骨融合等将会大大扩大了手术的适应症并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