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负载分担法(Loading Sharing Classification)主要用于预测胸腰椎骨折后路短节段固定术后内固定失败的发生几率,对于负载分担评分超过6分的患者建议附加前路支撑。相对于胸腰段脊柱,下腰椎节段(腰3-5)具有特殊的解剖学特点和生物力学特性,骨折后产生后凸畸形的趋势相对较低,内固定承受的悬梁臂效应较小。本研究通过对26例采用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的下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负载分担法(Loading Sharing Classification)主要用于预测胸腰椎骨折后路短节段固定术后内固定失败的发生几率,对于负载分担评分超过6分的患者建议附加前路支撑。相对于胸腰段脊柱,下腰椎节段(腰3-5)具有特殊的解剖学特点和生物力学特性,骨折后产生后凸畸形的趋势相对较低,内固定承受的悬梁臂效应较小。本研究通过对26例采用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的下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负载分担法对于下腰椎骨折治疗方法选择的指导意义。
方法:我科自2010年9月至2014年3月共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跨节段固定或附加伤椎固定)的方法治疗下腰椎骨折患者28例,其中26例患者获得1年以上的随访,对此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负载分担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6分组,总计16例,包括5分10例,6分6例;>6分组,总计10例,包括7分8例,8分2例。所有患者在术前、术后即刻以及最终随访时拍摄腰椎正侧位片,以骨折上位椎体上终板和骨折下位椎体上终板为标准测量局部Cobb角。以内固定出现松动、断裂以及矫正丢失超过10°为内固定失败的评价标准。比较两组间在矫正丢失以及内固定失败方面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结果:本组患者平均随访18.6个月(12~63个月)。术前平均后凸角度4.5°(-16°~26°,负值代表后凸,正值代表前凸),术后即刻平均后凸角度11.8°(5°~28°),随访时有平均3.7°(-4°~9°)矫正丢失。其中≤6分组矫正丢失为3.6°(0°~9°),>6分组矫正丢失为3.9°(-4°~6°),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6分组和>6分组各有一例在随访时出现螺钉断裂,均于术后1年取出内固定,未出现矫正丢失进一步加重。两组间在内固定失败发生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与胸腰段脊柱不同,下腰椎节段在生物力学上具有维持前凸的趋势。即使对于某些严重的(负载分担评分>6分)下腰椎骨折,采用后路短节段固定也可以取得满意的矫正效果及长期的矫正维持。除下腰椎自身的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特点外,采用伤椎固定以及内固定器械的改进也是本组病例取得满意治疗效果的可能原因。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