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登录,我要注册

骨科

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与汉族人群骨质疏松发病率的调查研究

作者:贾玉琴,李恒彬 来源:2015COA论文汇编 日期:2016-02-20
导读

   目的:调查内蒙古地区不同年龄阶段蒙古族人群的骨密度值(BMD)和骨质疏松(OP)检出率的变化。分析蒙古族骨密度变化的规律及骨质疏松发生率与汉族人群的差异。为临床骨质疏松症的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GE公司LUNAR DPX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681例20~89岁受试者腰椎1~4椎体骨密度值。结果:汉族、蒙古族男性与女性的骨峰值都发生在30~39岁年龄段,随着受试者年龄增加,BMD测定值

关键字: 蒙古族 | 汉族 | 骨质疏松 | 骨密度

   目的:调查内蒙古地区不同年龄阶段蒙古族人群的骨密度值(BMD)和骨质疏松OP)检出率的变化。分析蒙古族骨密度变化的规律及骨质疏松发生率与汉族人群的差异。为临床骨质疏松症的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GE公司LUNAR DPX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6812089岁受试者腰椎14椎体骨密度值。结果:汉族、蒙古族男性与女性的骨峰值都发生在3039岁年龄段,随着受试者年龄增加,BMD测定值开始逐渐下降。腰椎L1L2椎体之间比较,蒙古族男性高于汉族男性(P0.05),在L1椎体,汉族女性组高于蒙古族女性组(P0.05)。同年龄组,同部位女性OP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P0.01)。但是不论男性、女性,OP的检出率与年龄呈正相关。结论:通过汉族与蒙古族各年龄阶段、同性别间骨密度的比较,发现汉族骨密度值整体水平较蒙古族整体水平略高。女性5059岁年龄段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其余各年龄段,不同民族同性之间比较,BMD测定值无显著差异。蒙古族、汉族BMD按民族、性别总体比较未见明显差异。但在L1L2椎体之间,蒙古族男性高于汉族男性(P0.05)。在L1椎体,汉族女性高于蒙古族女性组。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站内统计//百度统计//谷歌统计//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