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登录,我要注册

骨科

寰枢椎陈旧性前脱位病理特点与治疗策略分析

作者:蔡贤华,徐峰, 来源:2015COA论文汇编 日期:2016-02-20
导读

   目的:寰枢椎不稳患者治疗比较困难,对陈旧性损伤患者更是如此,本文报告一组病例的治疗过程,以此探讨此类患者的病理特点与治疗策略。    方法:收集自2008年来资料完整的寰枢椎陈旧性前脱位患者10例,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16-56岁,术前、术后均行CT(A)、MRI及X光片检查。其中,先天性齿状突不连、寰椎前脱位并不全瘫(ASIA分级C级)1例,齿状突发育不良伴寰枢椎前脱位1例,寰椎陈旧

   目的:寰枢椎不稳患者治疗比较困难,对陈旧性损伤患者更是如此,本文报告一组病例的治疗过程,以此探讨此类患者的病理特点与治疗策略。

   方法:收集自2008年来资料完整的寰枢椎陈旧性前脱位患者10例,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16-56岁,术前、术后均行CTA)、MRIX光片检查。其中,先天性齿状突不连、寰椎前脱位并不全瘫(ASIA分级C级)1例,齿状突发育不良伴寰枢椎前脱位1例,寰椎陈旧性难复型前脱位并不全瘫(ASIA分级C级)1例,寰椎陈旧性难复型前脱位1例,寰椎横韧带断裂并寰椎前脱位2例(其中伴不全瘫1---ASIA分级C级),齿状突陈旧性骨折并寰椎前脱位3例,齿状突陈旧性骨折畸形愈合、寰椎前脱位并不全瘫(ASIA分级C级)1例。术前采用颅骨牵引复位6例,双向牵引4例,一期前路松解、后路Margel螺钉内固定1例,前路经C1-2关节螺钉内固定3例,后路经寰椎侧块、枢椎椎弓根钉棒(板)内固定4例,Margel螺钉内固定2例,前路采取寰齿间隙植骨,后路则将颗粒样松质骨置于寰椎后弓与枢椎椎板表面,对脊髓受压者未进行椎体或椎板切除减压,术中均采取诱发电位监测。术后定期观察椎体复位、内固定、骨融合、临床表现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寰枢椎陈旧性前脱位稳定性较差,但复位并不容易;脱位后的颈脊髓及椎动脉皱缩、扭曲,枢椎齿状突及椎体是脊髓的主要压迫因素。经牵引或松解术后均得到满意复位,复查MRI示脊髓压迫完全消失,影像学见内固定位置良好,CTA示一侧椎动脉损伤1例,临床症状完全缓解8例,遗留颈枕部轻度酸痛2例,神经功能均于半年至一年得到恢复,C1-2骨融合满意。

   结论:寰枢椎陈旧性前脱位既有骨性结构的移位,也有韧带等附属结构的改变,并不稳定,且复位后寰椎仍有趋向脱位的弹性回缩力,故内固定装置必须坚强可靠;脊髓、椎动脉压迫往往与脱位所致骨性压迫相关,故复位是减压或缓解症状的关键措施。尽管寰枢椎陈旧性前脱位原因不一,但颅骨牵引或双向牵引对轻、中度患者大多可达到满意复位,前路松解术对难复性脱位者有助于复位;前、后路手术各有其适应证,但对椎动脉高跨者,宜选前路手术;术中诱发电位监测是保证手术安全的有效辅助措施,本组单侧椎动脉损伤未发现明显并发症。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站内统计//百度统计//谷歌统计//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