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登录,我要注册

骨科

有症状的骨质疏松性重度椎体骨折塌陷的分类及手术治疗策略

作者:张顺聪,莫凌 来源:2015COA论文汇编 日期:2016-01-31
导读

   目的:对有症状的骨质疏松性重度椎体骨折塌陷患者进行分类,探讨其分类治疗方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4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重度椎体骨折塌陷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42例,总结骨质疏松性重度椎体骨折塌陷的症状类型,包括疼痛、神经症状及后凸畸形等。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资料,将患者分为A组:仅表现为局部疼痛伴有活动受限,但无神经症状者及后凸畸形者;B组:伴有轻

目的:对有症状的骨质疏松性重度椎体骨折塌陷患者进行分类,探讨其分类治疗方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4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重度椎体骨折塌陷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42例,总结骨质疏松性重度椎体骨折塌陷的症状类型,包括疼痛、神经症状及后凸畸形等。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资料,将患者分为A组:仅表现为局部疼痛伴有活动受限,但无神经症状者及后凸畸形者;B组:伴有轻度神经症状者,后凸Cobb角≤30°;C组:伴有严重神经症状,后凸Cobb角>30°。记录各组患者治疗方案、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间VAS、ODI、局部Cobb角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以评价手术疗效,记录手术并发症及内科疾病情况。

结果:在所有患者中,23例仅仅表现为局部疼痛,10例表现为局部疼痛合并神经功能障碍,9例仅仅表现为神经功能障碍;32例局部后凸Cobb角≤30°,10例局部后凸Cobb角>30°。在A组中,17例患者行椎体强化术(PVP或PKP),6例患者行原位固定、钉道强化术;在B组中,9例患者行后路局限性椎管减压、钉道强化内固定术,在C组中:5例行后路截骨矫形术,5例行一期后路椎体次全切除、支撑重建术。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随访3~36月,平均10.6月,术后、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评分、局部后凸Cobb角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19例存在神经功能障碍患者中,17例患者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2例患者仍存在小便功能障碍。随访期间,1例患者出现手术部位相邻节段椎体压缩骨折。所有患者未出现骨水泥脱落、内固定松脱等并发症。

结论:骨质疏松性重度椎体骨折塌陷是脊柱外科治疗的难点,临床上应针对不同类型的骨质疏松性重度椎体骨折塌陷实施个性化治疗方有助于 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手术风险及并发症。

分享: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站内统计//百度统计//谷歌统计//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