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登录,我要注册

骨科

股骨下端恶性骨肿瘤病例报道及文献回顾

作者:杨元庆,夏军 来源: 2015COA论文汇编 日期:2016-01-28
导读

   目的:本文报道股骨下段恶性骨肿瘤病例诊断及相关文献回顾。    方法:本院在2015-01-04收住一名64岁女性患者,因左侧股骨下段肿胀4月余,发现左侧股骨下段占位1周入院。对其股骨下端占位进行多次活检进行病理分析和影像学检查。    结果: X线表现为:左股骨下端骨质膨胀性改变,骨质密度不均匀性减低,骨皮质变薄,周围软组织肿胀。CT扫描示:左股骨下端骨质破坏,密度增高,骨皮质形态欠规则

目的:本文报道股骨下段恶性骨肿瘤病例诊断及相关文献回顾。

方法:本院在2015-01-04收住一名64岁女性患者,因左侧股骨下段肿胀4月余,发现左侧股骨下段占位1周入院。对其股骨下端占位进行多次活检进行病理分析和影像学检查。

结果:X线表现为:左股骨下端骨质膨胀性改变,骨质密度不均匀性减低,骨皮质变薄,周围软组织肿胀。CT扫描示:左股骨下端骨质破坏,密度增高,骨皮质形态欠规则,局部变薄吸收,周围可见骨膜反应,周围软组织明显肿胀。2015-01-09股骨下段占位活检术,术中冰冻结果示:上皮样细胞恶性肿瘤。2015-01-15最终病理报告示:短梭形细胞增生性病变伴腔隙样结构,内见宿主骨及反应性骨,结合酶标,倾向血管源性瘤,CD31(+),CD34(+)。2015-02-06病理结果示:送检标本主要成分为反应性纤维和反应性新生骨,局部见少量形态不典型成分,不排除浆细胞肿瘤可能性。 遂于2015-02-13再次行左侧股骨下端骨肿瘤活检术,最终病理报告提示:首先考虑浆细胞性瘤,CD138(+),CD20(-),κ(+),λ(-)。

结论:对于两次最终病理报告结合临床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骨血管源性肿瘤与浆细胞性肿瘤的区别。孤立性浆细胞瘤(SP)是由单克隆异常增殖的浆细胞组成的孤立性肿瘤结节,孤立性浆细胞瘤均为单一区域骨骼破坏,好发于红髓丰富的部位, 免疫组化表达CD38和/或CD138, 不表达CD20,呈 Ig轻链限制性表达κ/λ。患者临床经过缓慢, 术前检查无贫血、高钙血症和肾功能损害, 尿Bence- Jones 蛋白阴性, 血清免疫球蛋白及多部位骨髓穿刺检查亦无异常。其组织学特征为:肿瘤细胞呈弥漫性浸润; 分化成熟的瘤细胞形似正常浆细胞, 分化不成熟的瘤细胞形似中心母细胞; 间质少, 血管丰富或形成血湖; 淀粉样物质沉积。根据本次病例的病理结果结合临床资料可以确诊。而血管源性肿瘤均弥漫性表达ERG和CD31。ERG是一种高度敏感和比较特异性的血管源性肿瘤标志物,可与CD31 联合应用于血管源性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而CD34 抗体可作为诊断血管源性肿瘤的一个特异性标志。影像学方面。孤立性浆细胞瘤是一种易向多发性骨髓瘤恶变的罕见肿瘤,根据对本案例的分析,对于其诊断而言,需结合病理报告和临床、影像学资料方能确诊,其确诊不能单纯依赖某一项结果。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站内统计//百度统计//谷歌统计//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