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踝与后足三关节通过扭矩转换机制,使得足踝部不断调整自身的形态与刚度以适应不同地形中步态的需要。踝关节慢性不稳定时胫距关节运动学改变、关节内骨软骨损伤进而导致踝关节骨关节炎。然而,踝关节与后足关节联动适应不同坡度地形的行走的运动学机制仍未阐明。 研究方法:募集10名志愿者。拍摄踝关节X线及CT排除下肢畸形、创伤及骨性病变。对受试者足踝部进行CT扫描,通过Amira软件获得受试者足
目的:踝与后足三关节通过扭矩转换机制,使得足踝部不断调整自身的形态与刚度以适应不同地形中步态的需要。踝关节慢性不稳定时胫距关节运动学改变、关节内骨软骨损伤进而导致踝关节骨关节炎。然而,踝关节与后足关节联动适应不同坡度地形的行走的运动学机制仍未阐明。
研究方法:募集10名志愿者。拍摄踝关节X线及CT排除下肢畸形、创伤及骨性病变。对受试者足踝部进行CT扫描,通过Amira软件获得受试者足踝部三维数字模型。受试者行走于可调节坡度的正交双C臂测试平台上,分别行走平地、上坡15度地形、下坡15度地形、内翻15度地形以及外翻15度地形,同步采集踝关节的正侧位X线图像。利用2D/3D图像配准技术对三维重建踝关节的骨结构进行位置还原,获得不同地形运动中的踝与后足各骨块的在体三维运动。
结果:对距骨相对胫骨在前后移位、上下运动、内外旋转这六个自由度上的运动进行测试。获得受试者在一个完整步态周期中双侧足踝部运动学测试数据。对平地及不同坡度地形行走的运动学数据进行比较,当p<0.05时认为关节运动存在显著改变。
结论:在平地行走与不同坡度地形行走时踝关节与后足三关节的运动学数据发生显著性改变以适应地形变化的需要。该运动学分析对慢性踝关节不稳、创伤性踝关节骨关节炎的机制研究提供了正常对照数据基础。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