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据央视新闻报道,在上海市政府举行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卫生防疫专家确认,目前可以确定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传播、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
官方确认,新增传播途径
日前,据央视新闻报道,在上海市政府举行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卫生防疫专家确认,目前可以确定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传播、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
什么是气溶胶传播?简单来说,主要是指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
通常,为了区别于洁净空气,常使用含尘气体或污染气体来称呼气溶胶。
学术上是指,悬浮在气体介质中的固态或液态颗粒所组成的气态分散系统。
由此可以看出,病毒上是可以通过空气来进行传播的。 什么是空气传播?
空气传播是泛指易感人群吸入含有病原体的微小颗粒物。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到在说话、咳嗽或者喷嚏时,可以检测到亚微米、超微米级的更小颗粒。
上文中提到的小颗粒物, 这种在气体中稳定分散悬浮的液态或固体小颗粒就叫做气溶胶(aerosol)。之所以翻译为 “胶”,大约就是取颗粒与媒介之间黏黏糊糊、难分难舍之意。
在空气中,漂浮
举个例子,大家都闻过二手烟,走在楼道里甚至路上,明明周围几十米之内都没有人,但仍然可以闻到烟味。
我们闻到的其实是烟草燃烧后形成的颗粒,越小的颗粒,空气的粘性作用就越明显。
微米级的颗粒在空气中像是芝麻撒在蜂蜜里,沉降速度很慢。1微米的颗粒,在静止空气中沉降时间就达到1小时以上。
环境中又总有风吹草动,于是这些颗粒几乎永远不会沉降,始终停留在空气中。这也是为什么抽烟的人早已经消失不见,烟味还久久不散的原因。
因此,飞沫核在空气中可以悬浮很久,并且在空气湍流的推波助澜下飘向远方。 飞沫核中若有冠状病毒,再被人吸入体内,就有可能导致感染。
有学者认为,在气溶胶状态下,一小时后病毒都可能保持感染能力。他们认为呼吸道上皮细胞可能脱落并成为病毒离开人体的载体,为病毒保持活性提供条件。
打喷嚏、咳嗽都可形成气溶胶
事实上,气溶胶可自然产生,比如云、雾、霾、飘在空中的灰尘,都是气溶胶。
气溶胶也可以人工形成,比如打喷嚏、咳嗽产生的飞沫,大飞沫很快落到地面或物体表面,微小飞沫可以在空气中悬浮一段时间,后者属于气溶胶。
此外,一些医疗操作实施时,比如做气管插管、支气管镜、齿科操作时,也会产生气溶胶。
“粪口传播” 最可能通过气溶胶和呼吸传播。这是因为与呼吸活动类似,排泄活动也可以产生气溶胶。
排泄活动也是牵扯到软物质和复杂流体(液体和气体)的力学过程,这些过程甚至可能比较剧烈,因此产生气溶胶是也很自然的。
气溶胶的传播距离之远可能超过我们的想象。一个相关的研究证据是澳大利亚昆士兰地区涉及437个马场的马流感传播事件。这些马场间距平均距离约为1公里,最远达13公里。
动物流感开始时,隔离政策的宣传和执行都很到位,没有马与马的近距离直接接触,但仍发现很多马被感染。
可见,感染区域与风向也密切相关:马流感在气溶胶模式在固定风向的作用下可能具备公里级的超长距离的传播能力。
疾控中心专家:特殊条件下可能发生传播
对于气溶胶传播,我们不必太过担心。即使病毒能通过气溶胶进行长距离传播,随着距离的增长,病毒浓度也会急剧下降,会达到远远低于感染剂量的水平,但近距离的需要我们多加注意。
在国家卫健委网站“你问我答”栏目8日发布的内容中,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处研究员冯录召表示,目前,新冠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还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气溶胶和粪—口等传播途径尚待进一步明确。
他表示,新冠病毒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而飞沫传播距离很短,不会在空气中长期漂浮。 在某些特殊的条件下可能发生气溶胶传播,例如进行临床气管插管等专业医疗操作时。
如果是在常规临床护理、一般的工作生活条件下,采取正确佩戴口罩的飞沫传播防护措施,是足以满足保护普通公众,而不被感染的。
密闭的空间,要谨慎小心
对于如何防范,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教授李后强表示:气溶胶颗粒比较大,一般大于10微米,50微米以上的最多,因此一般医用口罩(或者防范雾霾的口罩)可以阻拦这种粒子。
特别小的气溶胶粒子(半径小于0.1微米),重量轻,主要分布在高空(来自土壤的靠近地面),随风飘走了,人呼吸到的可能性不大。
所以,只要安心在家,不去人多密集场所,病毒不可能“乘坐”气溶胶飞那么远顺着空气进来“追杀”你的。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生物气溶胶研究专家要茂盛对媒体表示,比如在汽车和办公室环境中等,没有足够通风情况下,又比较狭小,特别极端的环境是在汽车里面,气溶胶传播和飞沫传播应当被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去考虑。
他表示,教室也是需要考虑的环境。例如,在一间教室里有两三个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病毒气溶胶累积后,没有及时通风,气溶胶传播感染的几率就很大。
地铁、飞机、高铁的通风情况相对较好,车厢和机舱都在持续与外界交换空气。
要茂盛表示,其中如果有患者,其他健康人通过气溶胶感染的几率会随着与患者所处的距离或者气流方向有关。比如距离患者越远,也不面迎气流的方向,感染的几率就低。
他表示,吸入病毒不一定就会感染,要看吸入的剂量与活性,剂量低且活病毒少,感染可能不会发生,不同病毒情况不一样。
这样防范,有效
公众该如何预防室内气溶胶感染?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教授钱华表示:
第一,自然通风的通风量很大,开开窗,病毒稀释到一定程度,风险就很低了。通风效果跟当天的风速风向、开口大小和室内外温差相关,现在季节通风量应该很大,有条件最好多频次开窗,如每两小时开窗10分钟。
家里有新风机的开新风机,有净化器的开净化器,净化器会过滤气溶胶,包括带病毒气溶胶,同时注意不要去触摸滤网。
第二,卫生间中也要注意。
现在有研究表明粪便也带病毒,冲马桶时,盖上马桶盖再冲。每个地漏灌上水,把水封做好,防止楼下的气溶胶上来。
家庭成员要避免接触可疑症状者身体分泌物,不要共用个人生活用品;就餐时,公筷分餐,快进食,少说话,相互交流不宜近,避免握手和拥抱,拱手微笑讲礼仪;
第三,电梯间通风很差,又是小空间,一定要戴口罩、小心触摸。除此之外,要勤洗手、勤擦洗、与他人隔开距离。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