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

首例单基因遗传病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成功病例

作者:通讯员:沈鉴东、吴倪娜 来源: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日期:2012-07-26
导读

         张兰和王刚(均为化名)是一对来自安徽的农民夫妇,2009年起他们3岁的儿子反复出现癫痫发作,吃了很多药物,均没有效果,继而逐渐开始出现走路不稳、行走困难、反应迟钝等表现。夫妇俩带着孩子先后辗转于安徽、江苏、北京多家三甲医院就诊,最后通过酶学活性检测和基因检测,患儿被诊断为患有一种叫做2型神经元蜡样脂褐质沉积症(CNL-2)的遗传性疾病。

 

首例单基因遗传病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成功病例 首例单基因遗传病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成功病例

左图:NCL-2疾病遗 传图 ;右图:PGD_产前诊断的一种方式 

  张兰和王刚(均为化名)是一对来自安徽的农民夫妇,2009年起他们3岁的儿子反复出现癫痫发作,吃了很多药物,均没有效果,继而逐渐开始出现走路不稳、行走困难、反应迟钝等表现。夫妇俩带着孩子先后辗转于安徽、江苏、北京多家三甲医院就诊,最后通过酶学活性检测和基因检测,患儿被诊断为患有一种叫做2型神经元蜡样脂褐质沉积症(CNL-2)的遗传性疾病。这已是夫妇俩的第二个孩子,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也曾有类似的表现,但是当时没能明确诊断,6岁时就夭折了。

  CNL-2是一种遗传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在新生活产婴儿中发病率约1.3~7:100,000。患儿常于2~4岁发病,开始出现难治性癫痫,继而出现运动、认知功能退化,视力损害直至失明,病情进行性加重,数年内死亡,目前临床上尚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生育过CNL-2患儿的夫妇一般均携带有隐性致病基因,再次生育此类患儿的风险是1/4。临床上可以通过产前基因诊断或者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来避免此类遗传性疾病患儿的出生。

  张兰和王刚夫妇俩连续生育两个患有NCL-2的患儿,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不敢自行怀孕。2011年3月夫妇俩来到江苏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生育咨询,生殖医学中心医生为夫妇进行了详尽的遗传咨询和风险评估,夫妇俩充分知情同意后,最终要求选择PGD助孕治疗,避免怀上病患儿。生殖医学中心的医务人员在完成临床治疗前详尽的准备工作后,通过药物促排卵,共获得成熟卵子6枚,卵子和精子在体外通过显微注射方法受精,正常受精的胚胎有5枚,这5枚受精卵在培养基中发育至第三天,每枚受精卵分裂为8细胞期胚胎,医务人员通过显微操作从每个胚胎中提取一个细胞进行遗传检测分析,选择一枚基因型正常的胚胎植入子宫,两周后抽血化验提示成功怀孕,孕4月时抽取羊水进行基因检测进一步确诊胎儿与先前患儿的基因型不同,提示为正常健康胎儿。

  此前,国际上尚未见NCL-2疾病PGD成功病例报道,这也是江苏省首例单基因疾病PGD助孕治疗成功病例,标志着江苏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PGD助孕技术进入国内领先行列。

  产前基因诊断是通过孕中期抽取羊水或者脐带血进行遗传分析,如果发现胎儿受累,需要进行治疗性引产,避免患儿的出生。这也是目前预防大多数单基因遗传病患儿出生的主要干预手段,其缺点是怀孕后的诊断常常需要进行人工引产,对孕妇造成巨大的身心伤害。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在体外受精的胚胎期即能鉴别患病的胚胎,避免怀上患有遗传疾病的胎儿。

  单基因疾病PGD技术由于程序复杂、难度较大,国内可以常规开展的生殖中心很少。江苏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自2003年始开展染色体异常PGD助孕技术,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探索,在PGD助孕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在已有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创新,2011年底在国内率先应用单细胞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 CGH)技术进行染色体异常PGD助孕治疗并获得成功;同年与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David Cram教授合作建立了单基因疾病PGD助孕技术,可以开展各种单基因疾病PGD助孕治疗,进一步提高了江苏省辅助生殖技术水平。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