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预防外周静脉血标本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 规范了静脉血标本的采集流程, 提高护士循证依从性, 从而降低了外周静脉血标本溶血发生率, 提高了儿科护理质量。
中文标题:
预防儿科外周静脉血标本溶血的最佳证据应用
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2022-03-01
简要介绍:
将预防外周静脉血标本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 规范了静脉血标本的采集流程, 提高护士循证依从性, 从而降低了外周静脉血标本溶血发生率, 提高了儿科护理质量。血标本的采集是护士日常工作中最基本的内容之一[1],若发生溶血,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等物质会释放到血浆或血清中稀释某些检测成分,造成化学及光谱干扰,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2-3],影响诊断的效率,甚至延误病人病情治疗、增加病人痛苦,延长住院时间,甚至引起医疗纠纷[4-5]。
有研究显示,血标本溶血的发生率为3.3%~77.0%[6]。造成外周静脉血标本溶血的主要因素包括穿刺护士操作不当、采血针选择不合适、止血带使用时间过长、抗凝管使用不当、标本运送不当 、病人自身因素等[7]。目前,医院虽然已有血标本静脉采血操作相关流程,但尚不清楚此流程是否基于证据的临床最佳实践。
因此,本研究通过总结预防静脉血标本溶血的最佳证据,并将其应用于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指导护士依据循证进行护理实践,采用有效措施降低血标本溶血的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