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为临床常见疾病,主要诱因为长期卧床、手术创伤。早期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以及浅静脉怒张,严重者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目前,常见物理预防措施主要是加压弹力袜、静脉血栓泵以及踝泵运动等。踝泵运动是踝关节主动或被动的做屈伸运动。静脉血栓泵为充气腿套固定在整个下肢,通过反复充气、放气来达到预防效果。本文就静脉血栓泵对预防脑梗死后偏瘫卧床病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预防下肢静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为临床常见疾病,主要诱因为长期卧床、手术创伤。早期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以及浅静脉怒张,严重者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目前,常见物理预防措施主要是加压弹力袜、静脉血栓泵以及踝泵运动等。踝泵运动是踝关节主动或被动的做屈伸运动。静脉血栓泵为充气腿套固定在整个下肢,通过反复充气、放气来达到预防效果。本文就静脉血栓泵对预防脑梗死后偏瘫卧床病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提供新思路。
1.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及危害
1.1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
肢体静脉栓塞与三类因素密不可分:血管壁损伤、血流淤滞以及高凝状态。脑梗死偏瘫病人,往往需要长期卧床,容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原因有:病人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外周血管持续收缩,瘫痪肢体静脉处于静止状态;外周血液流速缓慢,局部肢体血液循环不畅;同时,多次反复穿刺、药物刺激下,造成局部血管壁损伤;多数病人应用脱水药物、止血药物造成血容量减少,血液流速缓慢;部分 病人,往往伴有动脉粥样硬化,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显著上升。
1.2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危害
脑梗死病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以静脉回流受阻为表现,远端阻塞,静脉压升高形成毛细血管内瘀血,内皮细胞缺氧增加毛细血管渗透性,肢体局部肿胀、疼痛。后期管腔组织受到纤维组织影响,静脉瓣自身破坏,造成局部功能不全。此时,如果血栓脱落后,会随着血液流动栓塞肺动脉,并发肺栓塞,表现为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甚至会引起紫绀、休克,引起病人死亡。
2.静脉血栓泵作用机制
偏瘫卧床病人下肢管腔内血液流速缓慢,呈现稳定状态。血栓泵作用下肢,一方面反复充气、放气,产生压力梯度,随着继发管腔塌陷,会加强腿部深静脉血流流动,促进静脉排空,防止血液瘀滞;另一方面,静脉血栓泵能激发纤溶系统活性及其他循环生化机制,从而抑制血液凝聚,降低血栓形成风险。此外,静脉血栓泵作用于下肢,会产生一定压力波动,利于血流前进,血管处于膨胀状况,静脉内皮细胞表现为压缩应变。当上述状况转到动脉系统,静脉压力突然下降,动脉压力差变大会增加动脉血流速度,增加动脉内皮细胞剪切应变。
动物细胞培养模型研究发现,压缩应变及剪切力可使内皮细胞引起生理反应,发挥血管舒张效果。因此,静脉血栓泵通过加速血液循环、舒张血管、激发纤溶系统活性,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3.静脉血栓泵压力、款式选择
目前,临床使用的深静脉血栓泵可分为包裹整条下肢型以及仅覆盖小腿及脚型。可短时间充气加压,利于下肢血流加速,对压力参数调节,空气均匀膨胀及逐渐加压。对于深静脉血栓泵的压力选择,选择和充、放气周期在很大范围内变化,可提高静脉血流速度上发挥重要临床意义。
研究表明,腓肠肌试压达到40mmHg时,股静脉维持最大血流速度,在35~60cm/s;处于通畅时,脚踝、小腿以及大腿位置,可施加45mmHg、35mmHg、30mmHg压力。因此,对深静脉血栓泵选择及临床应用,需将病人整体舒适程度考虑进去。对套筒大小及长短选择上,无法适用于所有病人,若病人存在套筒过紧、过闷或潮湿引起不适、长时间应用出现活动不便时,依据病人意愿合理选择。
4.静脉血栓泵使用中问题
应用过程中,不仅仅要关注病人舒适程度,还需关注开始与结束使用时间、使用频率以及持续时间。对脑梗死偏瘫卧床病人,要求从入院至出院开始全程应用深静脉血栓泵,防止长期卧床所引起深静脉血栓。但目前存在设备数量不足、病人经济负担以及舒适度等问题,无法满足病人每日18h以上的使用时间,今后关注点在深静脉血栓预防深静脉血栓有效使用时间、频次以及持续使用时间。
5.静脉血栓泵禁忌症与适应证
静脉血栓泵应用范围广阔,多针对围手术期病人、抗凝治疗及长期卧床病人,起到协同作用,可应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度危险病人,如年龄>40岁、肥胖、肿瘤及心力衰竭等,或长期限制活动期、肢体瘫痪病人。但对怀疑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会显著增加栓子脱落机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肺栓塞、栓塞后综合征,加重病情。若病人腿部位置有皮炎、局部渗出、下肢畸形以及静脉结扎术后急性期、坏疽、近期皮肤移植等,禁止应用。
6.静脉血栓泵的疗效
蒋立昀在血栓泵用于预防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研究中,纳入232例急性脑卒中病人,对照组应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协助病人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被动运动包括背屈踝关节、伸屈膝关节等,主动运动为鼓励病人每日翻身和坐起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静脉血栓泵,定期观察患侧下肢的肿胀情况、小腿围周径的差值、测量股静脉和腘静脉的血流速度;结果发现观察组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2.58%)明显低于对照组(12.9%;P<0.05)。
罗丹和郑艳在间歇性充气压力泵与运动疗法预防脑卒中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比较研究中,纳入56例脑卒中后偏瘫但存在抗凝禁忌的病人,观察组28例给予血栓泵治疗,对照组28例给予运动疗法,观察14d,结果发现血栓泵治疗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3.6%)明显低于运动疗法(10.7%;P<0.05)。
综上所述,脑梗死偏瘫病人长期卧床后血液流速减慢,部分病人接受治疗因置管、输液等造成静脉壁损伤,刺激性溶液、高渗溶液往往会对静脉内膜造成刺激,容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泵通过挤压等改变静脉丛血流动力学,防止血瘀,减少静脉血栓形成。
来源:张彬彬,吴盛华.静脉血栓泵对预防脑梗死后偏瘫卧床病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进展[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20,25(08):572-573.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