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

孕妇为什么是缺铁 “重灾区”?

作者:佚名 来源:北京妇产医院 日期:2017-08-11
导读

         警惕铁缺乏:妊娠期的隐性饥饿。

关键字:  孕妇 | 缺铁 

        据WHO估计,全世界40%以上的孕妇贫血,其中至少半数是由于缺铁导致。我国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曾显示,孕妇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分别高达61.7%和19.1%。然而很多孕妇初次产检时并不知道自己是否贫血,即使知道也认为不是严重的问题。特别是多数妊娠期贫血的孕妇体质指数正常,孕期体重的增加也在正常范围内。

        下面就由为大家详细讲解一下妊娠期缺铁性贫血!

        什么是铁?

        铁是人体最早发现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约占体重的0.006%,成人体内含铁3~5克,其中的60~70%存在于血红蛋白中,3%在肌红蛋白中,各种酶系统中的铁不足1%,余下的26~36%以运铁物质和铁储备的形式存在。铁是血红蛋白分子的重要组成,血红蛋白分子可以吸收肺中的氧气,随血流将氧带到机体的组织细胞。当铁的供给不足时,这一参与氧的转运、交换和组织呼吸的作用受到影响,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会逐步降低,从而出现缺铁性贫血,使人感到疲乏和虚弱等。

        妊娠期缺铁有什么危害?

        由于母体血清铁是胎儿获得铁的唯一途径,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对母体、胎儿和新生儿均会造成近期和远期的不良影响,会显著增加妊娠期高血压、胎儿生长受限、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及胎儿死亡等发病风险。此外,妊娠期缺铁还会影响到子代的心智发育,严重贫血还可增加围产期母亲的死亡率。

        孕妇为什么成为缺铁的“重灾区”?

        ①孕妇血容量和红细胞数量逐渐增加。至妊娠晚期,孕妇血浆容量增加超过了40%,而血细胞,主要为红细胞的生成仅有18%~25%增加,造成孕妇的血液呈稀释状态而出现孕期生理性贫血。

        ②胎儿、胎盘组织的生长均额外需要铁。还需为胎儿储备铁以满足产后1月~4月龄婴儿对铁的需要,并且孕妇对胎儿的供铁是逆浓度梯度的主动运输,即使孕妇储存铁消耗过多导致已经发生缺铁性贫血,依然会继续向胎儿供铁,随着胎儿需铁量的增加从而造成贫血的进一步加重。

        ③孕前铁储备不足。孕前期良好的铁营养是成功妊娠的必要条件,孕前缺铁易导致早产、孕期母体体重增长不足以及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建议缺铁或贫血的育龄妇女,多摄入含铁丰富的食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铁剂/维生素C,待缺铁或贫血得到纠正后,再计划怀孕。

        ④其他危险因素:研究发现,孕妇高龄、生育时间间隔短、不服用含铁的叶酸片或偶尔服用,以及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缺铁有着紧密联系。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还是妊娠期铁摄入不足,或膳食结构不合理导致的铁利用率下降。

        治疗原则:根据铁缺乏程度及贫血程度选择治疗方案,铁缺乏和轻中度贫血者以口服铁剂治疗为主,并改善饮食结构,进食富含铁的食物。重度贫血者口服铁剂或注射铁剂治疗,还可以少量多次输注浓缩红细胞。铁剂治疗至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应继续口服铁剂3~6个月或至产后3个月。

        如何膳食补铁?

        ①膳食中的铁分为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血红素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并且易于吸收,吸收率可达25%。非血红素铁存在于植物性食物、铁强化食品和补充剂中,吸收率大多在10%以下。常见食物的铁含量(见下表)。

        ②红肉、禽类和鱼是最好的膳食铁来源(注:虽然动物肝脏的血红素铁含量也非常高,但由于富含维生素A,不可过多食用,每周1~2次为宜,每次20~50g)。

        ③食物中铁的营养价值高低,除铁含量外,还要看铁的生物利用率以及食物中是否有抑制或促进铁吸收的因素存在。维生素C、半胱氨酸、谷胱甘肽等还原物质可促进铁的吸收,因此,应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或补充维生素C,以促进铁的吸收和利用。抑制铁吸收的因素很多,包括谷物和蔬菜中的植酸盐、草酸盐、纤维素等,茶叶中的鞣酸、咖啡等;高磷酸的膳食不利于铁的吸收;口服碱性药物可降低铁的溶解度,因此也妨碍了铁的吸收。

        ④钙抑制铁的吸收,因此在吃富含铁的食品或服用补铁剂时,不要同时服用钙补充剂,或者含钙的抗酸剂,更不要用牛奶送服,可在两餐饭之间喝牛奶。

        膳食补铁顺口溜

        孕妇缺铁影响大,孕前就应调饮食。

        木耳香菇铁虽多,吸收不如肉类好。

        红肉禽鱼好来源,维C更是促吸收。

        牛奶铁剂不同食,肝脏每周不过二。

        常见食物铁的含量【mg/(100g可食部)】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