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徽省立医院眼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观察2型 视网膜病变(DR)患者经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RP)治疗前后玻璃体后脱离(PVD)情况的变化,探讨PRP治疗对玻璃体后界膜脱离的影响。研究指出,DR患眼PRP术后1周PVD发生率明显增加,PRP是有效的促进玻璃体后界膜安全脱离的 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治疗方法。该文发表在2016年第01期《实用防盲技术》杂志上。 前瞻
近期,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徽省立医院眼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观察2型 视网膜病变(DR)患者经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RP)治疗前后玻璃体后脱离(PVD)情况的变化,探讨PRP治疗对玻璃体后界膜脱离的影响。研究指出,DR患眼PRP术后1周PVD发生率明显增加,PRP是有效的促进玻璃体后界膜安全脱离的 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治疗方法。该文发表在2016年第01期《实用防盲技术》杂志上。
前瞻性对照研究对2014年1月~2014年7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眼科经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检查确诊为重度NPDR或PDR且符合PRP指征的患者25例46只眼纳入研究。与患者年龄匹配的正常人20名40只眼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患眼均行常规PRP治疗前,采用眼科20M高频探头B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90D前置镜裂隙灯下观察Weiss环相结合的方法,对正常对照组及PRP术前及术后3月的患眼进行检测,对比观察治疗前后患眼的PVD形成情况。应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和Fisher’s确切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眼轴长度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RP术后1周后,PRP组玻璃体脱离明显增加,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