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

孙秀丽教授谈:术后早期电刺激治疗对宫颈癌患者盆底功能的近期影响

作者:孙秀丽 来源:中国妇产科在线 日期:2015-11-20
导读

         宫颈癌在全球女性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占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宫颈癌的发病趋向于年轻化——35岁以下占30%。随着筛查手段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早期癌被发现,并且治愈率达到了90%,再加上Ⅲ型子宫切除术及放化疗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宫颈癌的治愈率。

关键字:  宫颈癌 |  

孙秀丽教授

       【专家简介】:

        孙秀丽,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女医师协会妇产科专家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女性生殖道整复分会理事,世界中联盆底医学专委会常务理事。北京乳腺病防治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英文编辑、《中国综合临床杂志》编委及审稿专家、《现代妇产科进展杂志》审稿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北京市自然基金项目评阅人。擅长妇科微创手术,近年来着重从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妇科泌尿学及女性盆底器官脱垂的诊治、新材料及新术式的研发等。

        早期宫颈癌的治疗方法是Ⅲ型子宫切除术,该手术要切除阴道至少3cm,子宫主韧带、骶韧带、宫旁组织至少3cm,手术做得越广泛、越彻底,患者的生存率越高,同时出现的问题也会越多,因为手术过程中如果损伤到神经、血管、脏器、宫旁组织,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术式引起多个临床症状

        一.下尿路症状

        据国外资料研究报道,>50%的患者在Ⅲ型子宫切除术术后有不同程度的下尿路症状,有>30%的患者出现尿失禁及尿潴留;15%的患者尿管留置时间长达一个月,3%的患者超过半年;术后16个月甚至2年都会出现不同几率的下尿路症状,从中可以看出,Ⅲ型子宫切除手术对患者的排尿功能有很大的影响,同样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肠道功能

        国外文献报道,10%的患者出现继发于肠道功能异常的中-重度行为改变,具体表现为: 1.里急后重、便秘发生率显著增加;2.内括约肌松弛度、感觉的减退;3.括约肌静息及收缩压下降;4.直肠顺应性及感觉阈值下降。

        三.性功能

        总体来讲,宫颈癌术后患者的性生活质量是严重下降的,尤其是放疗,会严重影响阴道的弹性,手术还会导致阴道干涩、阴道缩短。患者会表现出性交困难、性高潮缺失。

       改善盆底功能

        如何让患者生存的更有质量,这是作为医生应该关心的一个问题。近几年盆底康复治疗的发展是非常快的,通过临床验证,疗效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压力性尿失禁、产后女性盆底肌力、感觉减退、辅助生殖等等,都可以通过电刺激、生物反馈得到很好的治疗。根据以上,我们可以联想到盆底康复治疗可能用于早期宫颈癌术后患者干预,进而降低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

        资料显示,电刺激在恶性肿瘤康复中的应用,确实对患者有很大的帮助。以下几项研究表明:

        60例前列腺癌,术后7天给予盆底电刺激+生物反馈,然后随访6个月,结果排尿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

        34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治疗组给予4周电刺激及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对照组性生活质量和盆底功能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

        18例宫颈癌Ⅲ型子宫切除后的患者,术后11天起给予低频电刺激治疗,14例对照,术后14天拔除尿管,尿潴留的几率明显降低。

        盆底功能障碍调查及相关干预的研究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建六教授牵头了两个重大专项,分别为中华预防医学会专项和北京市科委重大专项。

        一.回顾性队列研究:调查盆地功能障碍

        回顾性队列研究的目的是调查宫颈癌患者术后盆底功能。预计回顾性病例在1000例以上,该课题正在进展中,目前收集到150例病例,是由北大人民医院、上海红房子医院、广西瑞康医院、河南洛阳医院提供的,研究的是平均术后13个月的患者。

        先对研究对象进行生活问卷调查,调查患者术后盆底功能的情况。然后通过比较患者术前和术后的情况发现:

        1.术后患者排尿功能受到严重损伤,出现膀胱感觉功能障碍、压力性尿失禁;

        2.术后排便功能受损,便急迫者为主,粪失禁少见;

        3.术后对于性行为存在恐惧和焦虑;

        4.有性生活的患者因为疼痛、干涩或是无感觉等原因,无法达到术前性活动水平,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二.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针对低频电刺激

        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的入组条件为:术后7天的宫颈癌患者,患者病理结果显示病灶已切除干净,并确定为早期宫颈癌,术后不需要继续辅助治疗等。入组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是在术后第7天给予电刺激,该方案是经过多名专家论证,最终针对尿潴留选择的低频电刺激方案,连续7天一个疗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最后在术后第14天、21天、28天拔除尿管,测残余尿,做尿动力检查。

        目前的部分结果显示:

        1.术后早期电刺激治疗可缩短保留尿管的平均时间,提高院内拔除尿管成功率,尿潴留患者减少;

        2.患者行早期电刺激治疗后,可显著改善排便情况,促进术后肠蠕动的恢复,缓解腹胀;

        3.电刺激对于术后长期排尿困难保留尿管患者有一定作用,可促进膀胱感觉恢复;

        4.性功能等情况还需进一步随访。

        由于实际操作的条件所限以及患者的依从性等问题,此次干预方案是比较简单的,实际上不仅可以通过低频电刺激,还有生物反馈、神经修复+大循环等,这些方案在以后的临床应用中都有可能逐渐被采用,它们对宫颈癌患者的远期盆底功能恢复可能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