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

选择患者, 选择医生, 个体化处理

作者:医学论坛报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1-04-11
导读

         与5年前相比, 导管消融治疗相关循证医学证据增多, 适应证有所放宽, 但其在房颤治疗中的地位并未列在药物治疗之前。并且, 不同医院、 不同医生导管消融术成功率差异很大。欧洲指南特别强调, 每年开展50例以上相关操作的医生可在特定情况下将导管消融作为一线治疗, 强调了术者的经验。

关键字:  房颤 | 指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马长生

  与5年前相比, 导管消融治疗相关循证医学证据增多, 适应证有所放宽, 但其在房颤治疗中的地位并未列在药物治疗之前。并且, 不同医院、 不同医生导管消融术成功率差异很大。欧洲指南特别强调, 每年开展50例以上相关操作的医生可在特定情况下将导管消融作为一线治疗, 强调了术者的经验。

  就我国实际情况而言,导管消融技术目前尚处于逐步发展阶段, 对广大临床医生不宜过度强调。将导管消融作为一线治疗积极推荐, 证据尚不充分。对于发作不频繁的房颤患者, 导管消融能否改善患者预后尚无明确证据; 对于发作频繁的房颤患者, 导管消融仅在改善症状方面优于药物治疗, 并无改善预后的明确证据。目前, 导管消融技术正在稳步发展, 但尚未达到过于乐观的程度, 仍应作为药物治疗基础上的选择。

  临床医生对药物的了解和掌握须更充分、 使用更规范, 并注意监测相关指标。例如, 首次应用胺碘酮3个月至半年, 须对患者进行甲状腺功能和肝功能检测,半年左右要进行胸片检查,预防肺纤维化。对于发作频繁的阵发性房颤患者, 应考虑药物治疗, 在使用抗栓药物同时密切监测副作用; 而对于一些发作不频繁的阵发性房颤患者, 因副作用较大应避免长期药物治疗 (尤其是胺碘酮)。对于绝大多数患者, 药物治疗效果较为明显, 未必需要过早地进行导管消融治疗。[4830803]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